第五十六章 巧治貪官(1 / 2)

小太監剛才是想殺了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吏,現在他突然改了主意。隻見他嘻嘻笑道:

“這事簡單,你幫我把這杆槍拿一下,我馬上脫了褲子讓你驗驗。”

小吏不知是計,伸長脖子往走了兩步,伸手去接小太監的勾魂神槍。

小太監乘機順過長槍,槍尖兒如飛一般到了小吏的前胸,小吏沒料到會有此一舉,頓時手忙腳亂,說時遲那時快,小太監是何等樣的功夫?早已撩起他的長袍。小太監也擔心戳死他,槍尖一偏,走肋間而過,倒剌兒勾住小吏的腰帶,隻聽“哧啦”一聲,小吏的褲腰帶斷了。

小吏是個文人,一向是主張“君子動口不動手”的,被小太監這樣一捉弄,褲子早掉到腿腕子上,他急忙貓腰去提褲子時,又讓小太監勾住褲子的襠部,再一用力,那條槍渾如長了手似的,一條褲子竟被他生生脫了下來。小吏高呼要褲子時,小太監輕輕一甩,小吏的那條褲子端端就掛在了知府大門樓子上。

戲弄人者反被人戲弄,光屁股小吏雙手捂著下身,滿臉大窘,對著小太監破口大罵道:

“太不成體統,太不成體統!褻瀆斯文,激怒聖人,你家代代出不了文曲星!”

小吏乃是知府門下的師爺,名叫華世雄,本是個落第舉子,屢試不中,盤纏用盡,流落京城。知府鄒希貴某次去京中公幹,街頭和華世雄相遇,兩人在科場上曾經見過幾麵的,算是熟人了。鄒知府看他這副光景,就格外開恩,收留了他。

按理說,憑才學文墨鄒希貴遠不及華世雄,但人家鄒家家底厚,朝庭裏外都有人,而且又花了不少錢鈔,窮書生華世雄自然不可與之相提並論。鄒希貴他爹為了給兒子買功名,湊足了三萬兩銀子,才謀取了個七品縣令。小鄒上任之後果然不負父母的厚望,隻三年就收回了本錢,還略有盈餘。老父大喜,又拿出兩萬,疏通關節,為他謀取了一個知府的美差。

鄒父在朝中為官,又是王書貴的死黨,所以兒子才敢於在州縣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大肆地搜刮民脂民膏。鄒希貴在華陽為官三年,所得金銀財寶無數,其來源無非是賄賂、侵占、巧取毫奪。華陽百姓提起鄒希貴,個個咬牙,人人切齒,恨不生啖其肉,活吮其血。

這陣,鄒希貴聽大門外騷擾,吵吵嚷嚷,忙派人出去查看動靜,派去的人慌慌張張回來說:“不好了知府大老爺,門外來了一夥子人,自稱是皇上派來的欽差,師爺去阻止他們進府,竟被扒了褲子,大人你快去看看吧!”

鄒知府聽說來了欽差,立刻斷定這必是個贗品無疑。皇上派欽差巡視各地,哪回不是先行文到地方,指命提前做好各項接待工作,當然主要是稅目、庫銀、收支等。欽差一到,驗看一下賬目,聽聽民情,訓導安撫幾句,順便帶點土特產,口袋裏裝滿金票銀票,窯子店裏宿上幾日,然後就轉身拍屁股走人了。欽差又不是小偷,一出動必是驚天動地,哪會來得這麼突然?豈有偷偷摸摸、神出鬼沒之理?

鄒希貴冷笑一聲,隨便換了件衣服,召集了十數個親隨護兵,他倒是想親眼看看這一夥大膽的強賊,竟敢假扮欽差,大天白日地到府衙行敲詐蒙騙之事。

一般知府出門,都是有講究的,不走便門偏門,走正門,意即光明正大之門。有門丁見老爺要出門,急忙打開大門。鄒知府大搖大擺地剛從正門出來,猛抬頭,不巧師爺華世雄的褲子掉下來,正好落到了老爺的頭上。鄒希貴剛要拽下那條褲子,正想張嘴罵人時,他看到了騎在馬上的小太監!

前回書已講過,小太監十五歲入朝為官,是為兵部尚書,正二品。知府官銜一般也在四到五品之間,官階品位雖然有些差距,但並不是說他們就沒有見麵的機會。知府總督十幾二十幾個縣衙,其中還有護城的地方部隊,帶兵的首長叫總兵。知府雖是文官,不歸兵部管轄,但是總兵及其部隊卻在兵部隸屬之下,他們沒有直接關係卻有間接關係。因此,知府每回進京述職都要去到六部公幹,六部的尚書官階比知府要大兩三個品位,況且又都是天子身邊的人。別說有事,就是沒事也要找點事去拜見一下這些要害部門的達官貴人。去一次京城見一次,他一共見過小太監至少不下六次,而且還給他送過不少東西。鄒知府抬頭瞅見小太監,欽差不欽差先不必說,論官職他是要伏地磕頭的。鄒希貴在俯下身去磕頭的同時,心裏想的卻是他的官運也到頭了。

“潘尚書,潘大人,欽差大人,小官不知欽差大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請恕罪。”鄒希貴趴在地上說。

“罷了罷了!”小太監不耐煩的揮揮手。

在小太監的心目中,他也是有備而來,鄒希貴作惡多端,決非善類。未出發就有那麼多人告狀,未進門就遇上這許多惡人阻攔,知府衙門如同鬼門關一般,況且他還是欽命的上差,一般黎民百姓想進此門更是可想而知。

剛才那位滋事的小吏師爺,見知府都屈膝下拜,這才知道今天是犯了天條得罪真佛了。他頓時尤如五雷轟頂,七竅生煙,顫抖著身子撅起屁股匆忙也跪在一旁。門丁、護從人等一聽來的是真欽差,哪個敢不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