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堅持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的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人才
堅持和弘揚思想立黨、思想建黨優良傳統,深入持久進行思想理論創新和思想理論武裝工作,關鍵在於持續不斷地培養造就一批批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的思想理論建設人才。在這方麵,從2004年至今持續開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馬克思主義學科、教材、教學體係建設同步發展。為扭轉馬克思主義研究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被邊緣化的局麵,中央製定《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二級學科,編輯出版10卷本《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寧專題文集》。在此基礎上,編寫《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概論》等思想政治課教材,以及體現馬克思主義指導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概論》、《科學社會主義概論》、《政治學概論》等一大批專業基礎課教材。這些教材在高校中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也推動了許多高校相繼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進一步加強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體係建設。
第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隊伍後繼有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開展以來,根本改變了原先隊伍渙散、人員老化的狀況,人才培養呈現可喜局麵。在各個研究項目和教材編寫組中,設立若幹個首席專家,以及主要成員,以他們為領軍人物和骨幹力量,團結帶領了數萬人的專家學者和骨幹教師隊伍,直接參與教材編寫。在編寫教材中增長才幹,實現傳幫帶,實現新老交替。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還加大了對畢生奉獻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教學事業的專家學者事跡業績的宣傳力度,為廣大中青年理論工作者樹立了榜樣。今年,還首次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麵向全國高校招收100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專業博士生,深受廣大青年學者歡迎。
第三,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隊伍的定期培訓。中宣部和教育部在中央黨校、中國延安幹部學院、井岡山幹部學院等,每年舉辦理論研究和教學骨幹研修班、培訓班,還根據教學需要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舉辦各類課程的骨幹教師培訓班,效果顯著。每年暑期,中宣部組織參加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專家學者到改革開放第一線進行國情調研。近年來,還在思想理論隊伍中普遍開展了麵向基層、麵向實踐第一線的“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在新聞宣傳戰線持續開展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
第四,進一步加強思想理論研究基地建設。多年來,各地逐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等思想理論研究基地。這些研究基地,圍繞中央中心工作和國家發展大局,推出一大批科研成果,同時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思想理論骨幹人才。
中國共產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是一項持續不斷的、代代相傳的神聖事業。它與黨的思想力量息息相關,與黨的命運緊密相連。今後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和宣傳,加強對各種錯誤思潮的應對和批駁,加強網上輿論鬥爭,特別是還要進一步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係。總之,黨的思想理論建設,隻能加強,不能削弱;隻會加強,不會削弱。
(作者為《求是》雜誌社社長)
(責任編輯: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