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利箭破空的聲音從下山路兩旁的樹林中傳出來,緊接著的是太平道賊軍的慘叫聲。
第一排利箭完了,瞬間又射出第二排、第三排……直到太平道的人明白下山路有埋伏,他們才連忙撤退,在敵人撤退時,山路兩邊突然傳出“殺”的聲音,震耳欲聾,馬上堵在了賊軍撤退的道路。
李武慌忙逃跑,突然看到有人出來相救,回首隻見來相助的人是陳湯,李武被感動得一塌糊塗,他甚至都不想陳湯為何要救自己,連忙說道:“殺回去!”
陳湯要做最後的黃雀,所以他早已埋伏在下山路的兩側。
陳湯猜到,李武一定會敗,太平道肯定會追趕。
如果李武敗了,陳湯之前散布的謠言一定會不攻自破,所以陳湯要做相關的彌補,就是這個敗兵之計。讓李武看起來像打敗仗而逃跑,在路上設有埋伏,伏擊追兵,這樣一來,謠言繼續是謠言,對以後大有好處,陳湯又能搶軍功。
當然,陳湯的壞主意還不止這一個,他要利用李武,就往盡處利用。
看到賊軍要撤退,陳湯馬上率領他的一千士兵衝出來。
太平道的追兵大概還有四千人,剛才利箭射殺了許多,現在還有三千人左右,卻被陳湯的一千人包圍。
陳湯的一千人,都是以一敵十,何況後麵還有李武,李武也殺回來。
在陳湯的安排之下,那些手持長槍的士兵站在最前方,看到賊軍要衝出包圍,長槍連忙刺出,不少賊軍衝到槍尖而斷送性命。
等賊軍發現陳湯布置的厲害,他們竟然按兵不動,似乎壓在等待山上的救援,陳湯又下令衝殺進去。
這時候,李武已殺回來。
陳湯的精兵,也展露了精兵的本性,基本都是一個人打兩三人,斬殺的賊人不計其數。
李武的軍隊見此,也精神大振,他們居然也勇猛起來,殺的人也越來越多。
很快,太平道的士兵終於知道,山下的大漢軍隊,真的是精兵,不是謠言,絕對不是謠言。
賊軍大驚而淩亂,一旦淩亂,死的人就多了。
陳湯持劍殺在其中,看到那麼多人倒地流血,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那麼死人,殺了那麼多人,心生畏懼,然而打仗就是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陳湯也無可奈何,繼續動手。
“陳湯,拿命來!”張樂生看到陳湯,突然大怒,提起銀槍就往陳湯攻擊過去。
陳湯已經不是以前的陳湯,武功大增,在張樂生的銀搶之下,又有許多士兵在,遊走自如,張樂生也發現自己奈何不了陳湯。
陳湯哈哈大笑,長劍舉起反擊,劍光四射,竟然和張樂生持平。
“我說過,總有一天,我能超越你。”陳湯說道,長劍指東打西,好不瀟灑。
“我也說過,你是一個奇怪的人。”張樂生也說道,長槍瞬間刺出不知道多少槍。
再看戰局,有陳湯的一千精兵加入,賊軍已潰不成軍,精兵再次發揮精兵的作用,賊軍馬上明白,謠言是真的。
可憐的夏成仁,還不知道山下又埋伏,他正在等張樂生凱旋而歸。
張樂生看到在的士兵大敗,他已無心和陳湯打鬥,連忙下令撤退,他親自殺出重圍。
“降者不殺!”陳湯恰到好處地大叫一聲。
“降者不殺!”陳湯的精兵同時齊聲說道,聲音震耳欲聾。
這是梁山上的第二條謠言,但是從陳湯口中說出,就不再是謠言。
被圍困的士兵聽了這四個字,全部都心動了。
“降者不殺!”陳湯和他的士兵又在大叫,賊軍已有動亂。
很快,就有第一個人放下武器,有人帶開頭,馬上就有第二個人,第三個人……他們紛紛投降。
已經帶著數百人殺出去的張樂生看到這裏,驚慌地看著陳湯,片刻後他連忙往山上逃跑,不敢停留。
李武看到那麼多人投降,他得意洋洋,連忙指揮手下士兵將人捉住,有陳湯剛才“降者不殺”的話,李武並沒對投降的太平道人做什麼。
陳湯看到李武去而複返,就知道自己的軍功又要分一份給李武,實在不爽。
區區太平道士兵,陳湯確信他的一千人即可對付。
當然,陳湯還有另外一條妙計。
張樂生追擊李武,被陳湯埋伏而逃跑,軍師夏成仁一直等待張樂生凱旋的消息,然而看到隻有數百人能回來,夏成仁也驚慌了。
同時,夏成仁又發現水泊之後的梁山,傳來陣陣聲響。
原來,在所有人都關注夏成仁如何打擊謠言的時候,一艘艘戰船正駛入水泊,攻打梁山。
戰船的總指揮,正是陳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