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等待的夏成仁看到張樂生帶著殘兵敗將回來,馬上猜到剛才追擊出事了,再聽張樂生簡單一說,夏成仁胸口一悶,差點一口鮮血噴出來。
夏成仁自詡是太平道中最聰明的人,奈何聰明反被聰明誤,他急於將謠言擊破,不想中了陳湯的另外一計,傷亡慘重,投降者眾多,這次是太平道二十年來,損失最重的一次。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山下肯定有高手在,我一不小心中計了。”夏成仁咬牙切齒地說道。
他現在還想不到陳湯的存在,他在思量到底是誰,先用了謠言讓太平道自亂陣腳,又用敗兵之計,誘敵深入,再次鞏固謠言。
今天兵敗,梁山上下,恐怕都想著投降。
張樂生自然明白事情的嚴重性,太平道的一切安排,都是由夏成仁負責,所以他問道:“軍師,接下來我們怎麼辦?”
“先回去,鞏固人心,再做定奪。”夏成仁果斷說道,馬上命令剩下的賊軍,登船越過水泊。
得知陳湯另有妙計,陳萬年大喜過望,在李武出發之後,陳萬年也馬上準備,他要親自到戰船上麵指揮。
當陳萬年知道賊軍要追擊李武,陳湯伏兵突出,殺得賊軍措不及防,陳萬年的戰船已從水泊的水流入口處出發,繞過了梁山上水域的主要防線。
陳萬年準備的戰船,大概有二十艘,這個數目對大漢來說,已經是大手筆。戰船上的裝備,大概都是投石機,大型弩箭,以及士兵用的弓箭,這個年代大炮還沒發明使用,至少在大漢還沒有。
戰船一出現,就擊沉數條賊軍巡邏而用的小舟,浩浩蕩蕩地通過了水域,要將梁山包圍起來,往梁山的戰船碼頭駛去。
然後,由陳萬年指揮下的水戰拉開序幕,一架架投石機,不斷將石頭往水泊碼頭砸下,轟隆隆的聲音伴隨著慘叫聲在水泊響起,太平道賊軍明顯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陳萬年打得措手不及,敗退連連。
正在回轉的夏成仁看到水泊上突然多了許多戰船,戰船上插著大漢的旗幟,又差點一口血認出來,目瞪口呆的。
“中計了,中計了,對方連環出擊,不僅僅在山下埋伏,還要突襲我梁山,好狠的人。”夏成仁捂著胸口,大叫道,“回去,我們衝過去。”
夏成仁所坐的戰船,是梁山上的大船之一,和陳萬年的戰船可以一比,然而才靠近陳萬年那邊的戰船,來自投石機的一塊巨石往夏成仁而來。
夏成仁大怒,下令全麵反擊,在夏成仁的指揮之下,戰船終於都穿過了包圍,回到梁山之前,卻也傷痕累累,幾乎報廢。
登陸後,夏成仁連忙往山裏麵跑,又吩咐自己的人抵抗,今天是他夏成仁那麼久以來,最丟人的一天,他氣得幾乎說不出話來。
陳萬年看到有戰船從外麵回來,他馬上就知道是夏成仁敗退了,他指著夏成仁所在的方向下令道:“往這邊打,隻要殺了夏成仁,太平道就不足為據,爾等大功一件。”
在陳萬年的命令下,數塊巨石在夏成仁身邊砸落,擦肩而過,嚇得夏成仁一身冷汗,想也不想,落荒而逃。
很快,投石機的石頭用完了,再看水泊旁的碼頭,已破爛不堪,麵目全非,所有的戰船全部報廢。
“撤退!”陳萬年大手一揮,身邊的冷刀和易夢馬上跟著傳令撤退。
陳萬年並不是不想一舉取下梁山,隻不過船上隻有攻擊用的巨石和投石機,二十艘戰船的士兵加起來,不過七百人,如果要登陸進攻,恐怕全軍覆沒。
撤退的時候,大漢軍隊士兵高漲,當然也有人失落,就是李武以及他的士兵。
陳湯和李武都撤下梁山,回到軍營裏麵,李武對陳湯甚是感激,他覺得如果不是陳湯,他和他的五千士兵,將會全軍覆沒在山上,
李武雖然草包,感恩之心他還是有的,特別像陳湯這樣雪中送炭。
陳湯本想利用一下李武,不想在意外當中,得到李武的感激,李武背後有那個什麼李夫人在,到了長安以後,說不定也可以利用一下,欣然接受了李武對自己的感謝。
“陳將軍……我叫你陳兄,你叫我李兄即可,這次真的要感謝你。”李武握著陳湯的手,激動地說道。
“你我都是大漢將領,就應該互相幫助,李兄太客氣了。”陳湯謙虛說道。
看陳湯不吭不卑,李武對陳湯的看法又提高了一個檔次,笑道:“陳兄你謙虛了,他日陳兄到了長安,盡管找我李武,即使陳……大人不用陳兄,在下也有辦法幫助陳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