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的境界
我們是唱著《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的歌去吐魯番的。早聽說吐魯番的風光很美,殊不知吐魯番的人與風光一樣美。
我們去吐魯番時正是吐魯番最熱的時節。遙望橫臥在吐魯番中部的火焰山,烈日照耀下紅光灼灼,還真像又寬又長、全身都在噴吐烈焰的巨龍。我的周身也似乎淋透了汽油,在呼啦啦地熊熊燃燒,內心霎時被烤焦冒煙。此時我想到吐魯番人,一定是在火一樣的蒸籠裏備受煎熬的!可出人意料,在吐魯番經過了白天和晚上後,我感覺驚奇:這地方盡管很熱,熱得你整天紅光滿麵、汗流浹背,卻丁點也不讓你胸悶氣喘、身心疲乏。為什麼呢?經請教,導遊笑笑說,這地方空氣濕度很小、水份很低,一年四季基本上都是晴空麗日,所以……我明白了。
熱而不悶,也是吐魯番人的性格。當我們,走進葡萄掩映的吐魯番農家時。男女老少都是忙不迭地搬椅子、擦桌子,很快地端茶遞水,不停歇地為客人一會兒送來了西瓜和哈密瓜,又忙不迭地端出一盤又一盤又新又亮的鮮葡萄……仿佛大家都是一見如故或者就是神交已久的朋友,親切自然地同我們天南地北、家長裏短地說長道短。臨走,還彬彬有禮、難舍難分地送我們一程。“西出陽關無故人”之說的確已成為曆史了。吐魯番人的情誼使我感到是從心底裏流出來的,宛如春風拂過楊柳,沒有水份,沒有濕度,所以,感覺自然、得體、真切、熱烈,丁點也不讓人緊張、煩悶,就像吐魯番的天氣。
吐魯番又是全球葡萄最甜的地區。吐魯番的葡萄比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的葡萄還甜!吐魯番有一條8公裏長、最寬處2公裏寬的葡萄溝,葡萄溝座落在唐僧西天取經途經的火焰山下。我們到達吐魯番時又是葡萄熟了的時節。漫步枝繁葉茂的葡萄架下,彌望的是晶瑩透亮、蔥翠欲滴的串串葡萄,空氣中也彌漫著清新醇香的甜味。看一眼,就有流連忘返的快感;嚐一嚐,真會讓人上癮。吐魯番的葡萄不像蜂蜜吃多了很膩,也不像糖吃多了倒胃。但它給嚐過的人會留下鍾情的思念。仿佛是剛剛盛開的荷花,剛剛出浴的仙女,是你永遠想相依相伴、永遠都會有魂牽夢繞的甜美。
吐魯番的少女,一定是吐魯番的葡萄變的。我怎樣看她們都有葡萄一樣晶靈的眸子,都有葡萄一樣甜美的芳容,都有葡萄一樣讓人戀戀不舍又不至醉倒的誘惑。她們春風拂麵的笑嫣,她們蕩氣回腸的歌聲,她們閉花羞月的舞姿,她們純真質樸的友善,讓人品味千百次也還不夠,就像品味吐魯番的葡萄,永遠都是甜而不膩的清新。
吐魯番更是我國陸地海拔最低的地區。座落在吐魯番盆底的艾丁湖僅次於約旦死海,雖然很低很低,但艾丁湖從來顯得不俗而非常大氣。
艾丁湖,維吾爾語意為月光湖。最早形成於2.49億年以前,即使現在,曆經億萬年的滄桑巨變,艾丁湖已縮小為麵積僅為22平方公裏的內陸鹹水湖,仍是從容寧靜、不同凡響的。艾丁湖的南岸,有無邊無際的茫茫戈壁,戈壁上遺留下曆曆在目的古坎兒井,它們深刻地見證著被風幹和曝曬的悠悠歲月。艾丁湖的北岸,有五顏六色的瑪瑙灘,瑪瑙灘上大如土豆、小如花生的五彩石頭,它們在陽光下色彩紛呈,宛如鑲嵌在湖畔的珍珠項鏈。瑪瑙灘外還有駱駝刺、紅柳等沙漠植物鬱鬱蔥蔥,顯示著生命的繁榮和頑強。佇立湖畔,目睹湖麵翠綠、深藍、淡青……各種誘人的色彩不斷變幻,艾丁湖的神秘和豐富,我完全讚同維吾爾族人對艾丁湖是太陽和月亮的比喻,艾丁湖的確是太陽和月亮的化身。不然,在陽光的照耀下,為何湖心會閃閃發光,宛如寒夜晴空裏的月輝?而當烏雲密布、陰雨連綿的日子,為何湖心又銀光閃亮,會把黑沉沉的天空照耀得明晃晃、亮堂堂的?真的好想,有一隻純美的白天鵝,撲楞楞地向我飛來,馱起我,在艾丁湖,不,在整個吐魯番的上空,不倦地、永久地盤旋……
吐魯番,你讓我終身感動,雖然我曾去過不少地方,但吐魯番的美麗使我對它產生了難以抹去的印象。當我走進吐魯番,與吐魯番的人共度炎熱的夏日時,吐魯番熱而不悶、甜而不膩、低而不凡,讓我深感到了一種做人的崇高境界!
(原載《吐魯番》2006年第2期,選入《中國散文家代表作集》、《中國當代散文精選》第9輯、《美哉天下·中國旅遊散文優秀作品選》,獲“美文天下·首屆全國旅遊散文大賽”二等獎、中國當代散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