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常見呼吸道傳染病(1)(1 / 2)

流行性患冒

主要症狀

流行性感冒又叫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發病急,全身症狀重。病初可有高燒,體溫達39℃~40℃,劇烈頭痛、全身肌肉和關節酸痛、眼眶痛,伴有嗓子痛、鼻子不通氣、流清水鼻涕、咳嗽等。有的寶寶還會出現鼻出血、腹痛腹瀉、嘔吐等。

護理要點

寶寶患了流感後要和媽媽單獨居住一室,寶寶所用的生活用品、玩具等也要與健康人分開,應隔離至熱退後48小時。流感病毒對紫外線敏感,寶寶居室要加強通風,常開門窗,充分接受陽光照射,以進行空氣消毒。寶寶吐的痰或流出的鼻涕等可用2%~3%來蘇水或漂白粉液消毒,或吐在廢紙裏燒掉。寶寶所用的食具,要煮沸消毒30分鍾。衣服、被褥、玩具及生活用品不能采用煮沸消毒的,可在陽光下暴曬2~3小時。

發熱期間要注意讓寶寶臥床休息。寶寶的居室要保證空氣新鮮濕潤,以防空氣幹燥、塵土飛揚刺激寶寶的鼻子和咽喉,引起咳嗽。室內陽光應充足,每天中午可打開門窗充分接受陽光照射,但要給寶寶蓋好被子,防止冷風直吹身體而受涼。

寶寶發熱要吃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如稀小米粥、掛麵湯、藕粉、雞蛋湯等,不給油膩大的食品,並注意多給寶寶吃青菜、水果。發熱期間讓寶寶多喝水,這樣既可補充體內因發熱失去的水分,又可促進毒素的排出。為了促進寶寶的飲水量,最好給寶寶喝些白糖水或各種果汁。對於年齡大的寶寶可以勸他們喝些有治療作用的藥水,如野菊花10~15克,水煎後當茶飲;鮮蘆根30~60克(用幹蘆根可減半量),水煎後當茶飲;還可用白菜根、蘿卜根、大蔥根、生薑等水煎後當茶飲。

口腔的護理。注意保持寶寶的口腔清潔,每日用淡溫鹽水漱口,對年齡較小的寶寶可用幹淨棉花蘸溫鹽水給寶寶清洗口腔,每日2~3次,這樣可以減少繼發細菌感染的機會。

發熱的護理。降溫可用冷敷法,可將冰塊砸碎,裝在冰袋或不漏水的塑料袋中,或者用毛巾浸涼水,稍加擰擠後,疊成長方形,放在寶寶的頭部、腋窩、大腿根下。也可用溫水擦浴,用30℃左右的溫水毛巾,擦遍寶寶的周身,每1~2分鍾將毛巾重新浸一次水,毛巾在腋窩、大腿根等處停留的時間要長一些,以促進熱量的散發。酒精擦浴更能提高降溫效果,可用白酒1份加水2份,配好後用紗布或手絹蘸濕由頭部開始擦遍周身。

在對寶寶使用上述方法降溫時,開始或做完後要注意測量體溫,以觀察降溫效果。在降溫過程中,還要密切注意寶寶的一般狀態,如果用冰袋冷敷,寶寶感到太涼不能忍受,可暫停幾分鍾再進行。通過上述方法仍不能達到降溫目的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止痛藥,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

注意發現並發症。感冒與流行性感冒在發病過程中,都可因繼發細菌感染而合並其他疾病,其中流感的合並症較感冒要多。繼發細菌性肺炎,多在患病後2~4天時發生,可出現高熱、咳嗽、呼吸困難、口唇發青等;合並鼻竇炎時,感到頭痛、鼻子不通氣、流膿性鼻涕;合並中耳炎時,早期有耳痛,鼓膜穿孔後從耳朵裏往外流膿。發現這些並發症後要及時請醫生診治。

風疹

主要症狀

風疹是因風疹病毒引起的一種較輕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於冬季、春季,1~5歲的寶寶發病率高。患過風疹後可獲終身免疫。

風疹寶寶和帶毒者是主要傳染源。在寶寶的鼻、咽、口腔中都含有風疹病毒,從潛伏期後3~5天至皮疹隱退後都有傳染性。風疹病毒可隨咳嗽噴出體外,漂浮在空氣中,如果被未患過風疹的寶寶吸入就有可能染病。由於風疹病毒傳染期短,出疹後隔離5天即可。

護理要點

風疹病毒離開人體後生存力很弱,所以寶寶的居室隻要定時開窗通風就能達到消毒的目的。寶寶的餐具、水杯等,可在鍋內煮沸10分鍾。不能采用煮沸消毒的物品,如被褥、衣服、玩具等,可在陽光下暴曬1~2小時。寶寶的鼻涕、口水等分泌物,要收在紙上用火燒掉。所用的毛巾、手絹要用開水燙洗。懷孕3~4個月的孕婦切不可接觸患風疹的寶寶,以防被傳染造成流產、死胎和胎兒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