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於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後院的圍籬上。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製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製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
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後院,“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許多時候,亂發脾氣,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
一個匈牙利的騎士,被一個土耳其的高級軍官俘獲了。這個軍官把他和牛套在一起犁田,而且用鞭子趕著他工作。他所受到的侮辱和痛苦是無法用文字形容的。因為那個土耳其軍官所要求的贖金是出乎意外得高,這位匈牙利騎士的妻子變賣了她所有的金銀首飾,典當出去他們所有的堡寨和田產,他們的許多朋友也捐募了大批金錢,終於湊集齊了這個數目。匈牙利騎士算是從羞辱和奴役中獲得了解放,但他回到家時已經是病得支持不住了。
沒過多久,國王頒布了一道命令,征集大家去跟猶太教的敵人作戰。這個匈牙利騎士一聽到這道命令,再也安靜不下來。他無法休息,片刻難安。他叫人把他扶到戰馬上,氣血上湧,頓時就覺得有氣力了,而後向勝利馳去。他把那位曾把他套在軛下、羞辱他、使他痛苦萬分的將軍變成了他的俘虜。現在那個土耳其軍官,已經是俘虜的土耳其人現在被帶到他的堡寨裏來,一個鍾頭後,那位匈牙利騎士就出現了。他問這個俘虜說:“你想到過你會得到什麼待遇嗎?”,“我知道!”土耳其人說。“報複!但是我怎樣做你才能饒恕我呢?”,“一點也不錯,你會得到一個猶太教徒的報複!”騎士說。“耶和華的教義告訴我們愛我們的同胞,寬恕我們的敵人。上帝本身就是愛!放心地回到你的家裏,回到你的親愛的人中間去吧。不過請你將來對受難的人溫和一些,仁慈一些吧!”這個俘虜忽然大哭起來:“我做夢也想不到能夠得到這樣的待遇!我想我一定會受到酷刑和痛苦的折磨。因此我已經服了毒,過幾個鍾頭毒性就要發作。我必死無疑,一點辦法也沒有!不過在我死以前,請再讓我聽一次這種充滿了愛和慈悲的教義。它是這麼的偉大和神聖!讓我懷著這個信仰死去吧!讓我作為一個猶太教徒死去吧!”他的這個要求得到了滿足。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貴的餐廳裏,一直抱怨這樣不對,那樣不好。侍者耐著性子直賠不是。但這位富婆的氣焰反而越發囂張,指著一道菜對侍者說:“你說,這叫做食物?我看連豬都不會吃!”侍者終於按捺不住,對這位富婆說:“太太,真的是這樣嗎?那麼,我去替你弄點豬吃的來。”
一個是“心中無半點善意”,一個是“胸中無半點寬容”,真是道盡現代人典型的交往模式,再看看下麵二則夫妻的對白。
丈夫:“聽你講話就像是一個白癡。”太太:“你難道不曉得隻有這樣,你才會懂?”“拿去洗衣店的襯衫拿回來了嗎?”丈夫問。“我是你什麼人,女傭嗎?”妻子回答。“當然不是,”他頂了回去,“你如果是女傭的話,至少應該懂得怎樣洗衣服。”
我們經常掉進一個陷阱,就是爭論必有輸贏,在所有的爭吵事件中,大家都堅持自己的觀念,將之視為金科玉律,不肯退讓。更重要的是雙方都不願意放棄說“最後一句話”。似乎誰說了最後一句話,不管有理無理,誰就是勝利者,以致爭吵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