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夢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性探析(3 / 3)

24字倡導實現了國家理想、社會導向以及個人行為規範的融合,同時也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不同層麵充分體現了 “中國夢”的內涵與價值取向、價值主體。從宏觀上講,中國夢是國家強盛之夢;從中觀層麵看,中國夢是社會和諧之夢;從微觀來看,中國夢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夢,三者唇齒相依,缺一不可,相得益彰,最終歸依於國家富強、社會和諧、人民幸福。中國夢包含了國家、社會、個人三重價值主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托起“中國夢”的精神力量和價值串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願望深刻涵蓋於“三個倡導”之中。可見,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充分體現出主體利益表達的顯著性,同時亦不乏開放的價值空間。

文化解釋:夢想共同體。中國夢具有縱深的曆史感和使命感,並非僅僅局限於中國,它關係到中國在全球轉型過程中的作用,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民族國家仍然作為處理國際事務的重要主體。中國作為占據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政治、經濟大國,是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因子。因此,中國夢還具有“維護世界和平”的維度,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有助於提升中國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能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夢的價值指導,中國夢通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來建設社會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努力築造世界文明新的裏程碑。“中國夢”既是中國人民的夢,也呼應著世界人民的夢,對和平、安定的期待,對富裕美好生活的期待。

本質上講,世界交融的根源在文化,中華文化為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豐厚的文化土壤,中國夢通過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力量。因此,除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三重底蘊,中國夢還具有更為廣泛的旨趣和歸宿。中國夢在全球語境中是一個富有文化內涵的概括和描述,它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於人民群眾的新形式,同時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新方式。

哲學解釋:時代適應性。符合時代發展的核心價值觀離不開一個時代哲學基本理念的支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特定的理論土壤和生活境遇轉換中適應了時代發展哲學的正確價值觀,這也為中國夢的解讀和傳播提供了哲學視角思考。這裏具體就中國夢與美國夢的比較來透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引下的中國夢之於時代的適應性。

第一,非對稱性。中國夢與美國夢代表著不同主體的利益表達,有著哲學觀的根本差異。

美國夢的哲學基礎是個人主義。美國夢強調個人的主動性,主張個體價值的最大發揮,尤其重視對個人物質利益的追崇,伴之的功利至上、金錢至上、享樂至上等個人極端思潮如影隨形,隨處可見的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泛濫也加劇美國社會的不均衡發展。

中國夢以集體主義作為哲學基礎,以人民幸福為落腳點,所以中國夢在敘述國家情懷的同時更強調人民群眾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強調“共同體”概念,實現夢想共同體的大眾化與具體化,這就超越美國夢的狹隘範疇。此外,中國夢還有著“道德夢”的意涵,道德是安身立命的價值依托。中國夢意涵中將社會主義道德體係納入人民群眾行為規範,因此,除了追求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富強夢,中國夢還涵蓋了建設精神文明的道德夢,這也就給中國夢注入了更多溫情柔性的道德文化血液,使其具有與世界文明更高的契合度。

第二,相通性。雖然“中國夢”與“美國夢”有著不同的追夢路徑,但是二者本質上都主張通過辛勤奮鬥追求美好生活,充分尊重人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新時代語境下的人性價值,這一點上二者有相通之處。

在世界範圍內,社會主義已經走過了近500年的發展曆史,從聖西門、歐文等人的空想社會主義到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從列寧等領導的蘇俄社會主義革命到中國共產黨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不同的時代都麵臨不同的曆史性任務和難題,但對未來美好社會的向往憧憬以及實踐創新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永恒主題。中國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價值指引,具有高度的時代適應性,引領著中國社會進步的方向。中國夢講求“和諧”、“美好”,強調既要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又要為人民生活創造公平公正的社會大環境,一切以為人民創造美好幸福生活為價值追求。與此同時,美國夢也有效地整合了美國社會的最大共識,在創造社會機會平等、國民創新精神激勵機製等方麵為中國提供了有益借鑒。因此,應當以包容互鑒的態度來看待中國夢與美國夢二者間的相通性,在世界曆史坐標係上找準自己的參照係,以推動中國夢與世界夢的呼應與融合。

(作者為寧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本文係寧夏大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中國夢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研究”的階段成果,項目編號:SK1332)

責編 /王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