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在線漢語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分析
為了進一步了解青少年漢語學習者在線學習的實際情況,“中外青少年網絡學習行為研究”課題組通過問卷調查、走訪等形式,深入調查在京來華留學生在線學習漢語的情況。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58份,實際收回問卷58份,有效問卷56份,有效率96.5%,調查對象為在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習的青少年留學生,年齡段集中在17~24周歲,男女比率為22∶36。通過對問卷調查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青少年在線漢語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呈現以下特點:
來華青少年留學生在線學習漢語時間不足。根據我們的調查,86.1%的受訪者每天在線學習漢語的時間不超過2小時,在線學習的時間占總上網時間的34.5%,低於使用社交網絡工具進行交流溝通的比例(37.9%)以及網絡娛樂的比例(36.2%)。這說明來華青少年留學生主要把網絡當作通訊和娛樂的工具,對網絡的在線學習功能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學生在在線漢語學習時,自控能力較差。67.2%的受訪者表示,在線學習的過程中會受到幹擾,轉而訪問一些與在線學習無關的網站,打斷甚至終止在線漢語學習。從男女比例來看,更多的男性受訪者容易受到幹擾。這反映出女性自控力較強,男生更容易產生學習倦怠。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缺乏自主學習意識。大部分青少年留學生遠離家庭,學校擔負著培養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使命。68.4%的受訪者認為學校和家庭沒有對他們的在線學習行為進行介入或輔導。這反映出學校還需要加大對青少年留學生的在線學習介入和引導的力度。
大部分學生的在線學習活動主要集中在查找、下載漢語學習資料、輔助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以及準備漢語水平考試。僅有少數人利用網上的在線漢語課程或漢語教學資源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這反映出留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不強,同時也反映出中國已經開發的成係統的對外漢語學習資源不足,大多數學習資源零散,針對性差,影響學習效果。
調查顯示留學生在線學習漢語的過程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不足。有45%的受訪者認為和同伴一起在線學習會對學習漢語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他們期望通過青少年學習者之間的互動交流有效地帶動在線學習行為,這反映出目前的在線漢語學習資源的互動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調查顯示青少年漢語學習者更青睞視覺學習資料,與課程相關的視頻以及教師授課錄像是最受青少年漢語學習者歡迎的學習資料。部分受訪者表示會選擇在線觀看中國熱播的影視劇來學習新詞、流行語,提高自己的漢語口語水平。這反映出較之於文本學習資源,青少年學習者願意接受輕鬆、有趣、生動、直觀的視覺學習資料。
青少年漢語學習者在線學習行為的調控對策
通過問卷調查和走訪,我們厘清了青少年漢語學習者在線學習行為的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通過時間管理、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翻轉課堂等方式對青少年漢語學習者在線學習行為進行調控,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學習者在線學習的效率。
學校、家庭正確地引導青少年的在線學習活動,可有效地督促青少年學習者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學校和家庭可以根據GTD理論(Getting things done),幫助青少年學習者通過收集、整理、組織、回顧與行動五個步驟,建立起有效的在線學習時間管理係統。當學習者無法增加學習時間的時候,還可以根據史蒂芬·柯維的要事第一原則(First thing first),合理安排好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增加有效學習時間。
學校應該在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引導青少年留學生樹立自主、自立、自為的自主學習意識,科學管理、利用好學習時間,充分發揮在線學習的自主特性,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
通過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可以幫助學習者有效地利用點滴學習時間,保持學習興趣。所謂的移動學習(Mobile Learning)是一種在移動設備幫助下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學習。使用的移動計算設備必須能夠有效地為學習者提供學習內容,並且提供師生、生生之間的雙向、多向交流。碎片化學習是指將學習內容分割成多個碎片,學習者在零散的時間內完成對碎片的學習。
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可以有效地整合學習者瑣碎的學習時間,並將零散的知識碎片拚合成完整的知識。通過移動學習和碎片化學習,青少年漢語學習者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習時間和空間,隨時隨地學習漢語知識。此外,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將漢語學習內容分割成較小的碎片,在零散的學習時間內,學習者也可以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不受外界幹擾。學習者可以重點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學習碎片,可以有效地控製每一個碎片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習的靈活度和效率。一些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軟件還可以根據語言學習者自身的情況,設置每天學習語言的時間。經過測算,使用碎片化語言學習軟件“多鄰國”(Duolingo)學習34小時語言所達到的水平相當於一個學期的大學語言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