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孕期生活科學指導(4)(3 / 3)

由於大量維生素A會幹擾神經上皮細胞內的DNA合成,使細胞分裂周期延長,導致細胞增殖速度減慢,從而表現出各種組織的生長、分化異常。有研究認為,過量維生紊A阻礙了胎兒上齶的生長發育,使兩側齶葉不能及時吻合而形成齶裂。也有研究認為,維生素A的致畸作用在於改變了人體內硫酸黏多糖的代謝,是體內硫酸黏多糖合成減少所致。大量研究表明,孕婦攝入維生素A過量,會引起胎兒發育異常。所以,孕婦尤其是孕初期孕婦應以少食、慎食為宜。

特別參考養胎要適度,不宜過度。

有的孕婦實施養胎,期望過高,心太切,熱情過度,結果物極必反,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有的孕婦在進行語言養胎時,長時間將耳機放在腹部,造成胎兒煩躁;胎兒出生以後,變得十分神經質,以致對語言有一種反感和敵視態度。有的孕婦沒完沒了地聽音樂,連孕婦本人都感到疲憊不堪,那胎兒的感覺也絕對不會好。還有的人一個勁地撫摸胎兒,攪得胎兒煩躁不安。養胎的每項內容都會使胎兒受益,但如果不能適度地對胎兒實施,恐怕胎兒不但不能獲益,反而是一種摧殘,隻會影響胎兒的身心健康。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一旦過度,其結果就會適得其反,不僅達不到預定的目的,而且會導致不良結果。

自我監測先兆流產的自我監測此時期出現的腰痛,可能為先兆流產,一般正常的孕婦不會出現,建議及時就診,進行檢查和治療。孕婦如果出現陣發性小腹痛或有規則腹痛、腰痛、骨盆腔痛,同時伴有陰道點狀出血或腹部明顯下墜感,也可能預示著先兆流產,孕婦除注意飲食衛生和避免過分勞累外,還要避免過分緊張,保持情緒穩定,以利安胎。

了解胎兒的活動規律在孕12周時,胎兒多數器官已經形成,並且具有功能,四肢功能也開始完善,有微弱的活動,不過孕婦還未感覺到。孕16周時,胎兒四肢運動範圍稍大,部分孕婦可感到胎動;孕20周時,四肢活動明顯增加,大多數孕婦此時可感到胎動,夜間更為明顯;孕29-38周為胎動最頻繁的時期;接近足月,胎動略微減少;如妊娠過期,胎動次數也會減少。一般每小時胎動3~5次,12小時內胎動次數約為30~40次。胎動的強弱和次數,個體差別很大。

在正常情況下,一晝夜胎動強弱及次數有一定的變化,一天之中以早晨次數少,下午6點以後增多,晚上8~11點是胎動最活躍的時間,說明胎兒已有自己的睡眠覺醒規律,即胎兒生物鍾。胎動還與母親的性格、情緒、愛好以及外界環境的聲音、光線和宮內壓力有關係,如巨大的聲響、強光的刺激、觸壓孕婦的腹壁等,均可使胎動次數增加。胎兒活動的方式有蠕動、踢撞、攪動和呃逆打嗝4種,從懷孕第6個月開始,胎兒有劇烈地踢腳或衝撞;產前3個月左右,有緩慢的蠕動或扭動。

妊娠第4個月(13~16周)

寶寶的生長發育此時的胎兒身長為15~18厘米,體重約為120克。胎盤已經成熟,重量大約是30克,開始為胎兒提供保護,形成胎兒與母體聯係及生長發育的穩固基礎。羊水已經達到200毫升,並開始急速增加。胎膜堅韌,胎兒在羊水中活動自如,能浮動在羊水裏伸動手腳。胎兒的發育速度加快,腦發育趨於完善,已經產生了最初的意識。骨骼鈣化明顯,內髒器官幾乎已形成或發達。心髒的搏動更加活躍,皮膚由透明變成紅色,臉上長出毳毛,胳膊和腿能夠活動。胎兒在4個半月時,能辨出甜和苦的味道。此期,發生流產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母體仍感覺不到胎動,尤其是初次懷孕的孕婦。

媽媽的身體變化早孕反應停止,感覺開始好轉,不太惡心,嘔吐基本消失,精力恢複一些。母體的基礎體溫開始下降,逐漸呈低溫狀態並持續到分娩結束。子宮已經明顯增大,如同嬰兒頭部大小,腹部稍有變化,下腹部逐漸隆起,但還不是很明顯。因子宮已經進入盆腔,尿頻現象消失。懷孕第4個月月末,宮底達臍和恥骨聯合上緣之間。乳房的發育還在繼續,乳頭和乳暈呈深褐色,但相比前幾個月,變化並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