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孕期生活科學指導(4)(2 / 3)

鋼的重要作用胎膜早破可能與血清中銅的減少有關。如果銅元素含量低,就極易導致胎膜變薄,脆性增加,彈性和韌性降低,從而發生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可引起早產,直接導致胎兒子宮內缺氧,對胎兒的影響很大。如果胎膜破裂時間較長,胎膜絨毛發生炎症,也極易導致胎兒窘迫。胎膜早破還會增加新生兒感染的機會,破膜時間越長,胎兒感染的機會越多,出生後最常見的感染為肺炎。胎膜早破可導致體重低,可能與營養不良、代謝缺陷導致銅不足有關,銅對孕婦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補充人體內的銅應以食物攝入為主,含銅量高的食物有肝、豆類、海產類、貝殼類水產品、蔬菜、水果等。若孕婦不偏食,多吃上述食物是不會發生缺銅症的,也就可以減少胎膜早破的機會。

鋅在胎兒發育中的作用微量元素鋅是體內100多種酶的組成成分之一,一旦肌體缺鋅,眾多酶不能發揮其作用,易造成生命代謝障礙。鋅對促進智力發育作用重大,大腦神經細胞從胚胎10~18周開始到胎兒8個月,神經細胞的增殖基本結束,新生兒出生時腦神經細胞的數目與成人大致相同。大腦中的神經細胞是決定智力高低的主要物質,而鋅在促進腦神經細胞核酸的複製與蛋白質的合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鋅缺乏,不僅影響腦細胞的分裂與數量,並對胎兒的視覺、性器官的發育也有影響。建議孕婦應注意從食物中補鋅。一般動物性食物含鋅較植物性食物為多,含鋅量高的食物有牡蠣、蟶子、扇貝、海螺、海蚌、動物肝、禽肉、瘦肉、蛋黃及蘑菇、豆類、小麥芽、酵母、奶酪、海帶、堅果等。

適量的維生素A日常飲食基本可以保證維生素A的所需量,通常不需要額外補充。缺乏維生素A可能導致胎兒畸形,但維生素A過多也不利於胎兒健康。有研究發現,孕婦服用大量維生素A後,新生兒會有腎和中樞神經係統畸形的可能,最常見的畸形有唇裂、齶裂、腦積水、顱骨縫早閉及心髒缺陷。

維生素A可以長期貯存在人體裏,不是現吃現用的。有人認為懷孕前6個月就要避免過多攝入維生素A。除動物肝髒含有大量維生素A外,其他含維生素A的食品尚有牛奶及乳製品、蛋類、豬肉、雞肉和魚肉等。多進食含胡蘿卜素豐富的食品不失為一種安全補充維生素A的好辦法。?-胡蘿卜素在人體內吸收率平均為攝入量的1/3,吸收後的胡蘿卜素在體內轉變為維生素A,轉換率為吸收量的1/2,其轉換率隨膳食中?-胡蘿卜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即使大量攝入?-胡蘿卜素也不會引起維生素A過多而危及胎兒,是相對安全的。可選用含?-胡蘿卜素豐富的瓜果蔬菜,尤其是有色葉菜、南瓜、紅心甜薯、胡蘿卜、柑橘、杏子、柿子等。

適量的鈣、磷和維生素D人體之所以能坐起、直立、支撐成形,全靠骨骼,而構成骨質的主要原料是磷和鈣,如果這些無機鹽的比例合適,骨質就堅硬、適度和有力。但充分的磷和鈣的吸收、使用,要依靠維生素D。孕婦攝入維生素D,是經過胎盤輸送給胎兒的。曬太陽是無償獲得維生素D的好方法,服用富含脂肪的乳、蛋類和魚肝油是在陽光條件不足時的攝取途徑。孕婦和哺乳婦女並非必須增加攝入維生素D,除非工作是在缺少日照的場所,或者孕婦有遺傳性的維生素D缺乏症。妊娠時,胃腸對鈣的吸收增多,而且在膳食中增加了牛奶,其含量已足夠補充所需。多餘的維生素D可暫時存於母體的脂肪內,嬰兒出生後,尚可以動用,對出生後鈣的繼續沉著還有一定作用。當維生素D、磷、鈣的代謝不能正常進行時,胎兒、嬰兒的骨質結構、生長速度將受影響,骨骺大而脆、牙質不良,出生後不易補救。但和維生素A一樣,如果過多的維生素D存於體內,將不斷刺激組織鈣化,如肺、腎等,從而造成胎兒心肺等器官發育不正常,也會影響智力的發育。

孕早期不可多吃動物肝髒動物肝髒營養豐富,尤其是富含鐵和維生素A、維生素D等,對人體和胎兒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雖然孕婦可以吃動物肝髒,但在孕早期,若沒有發生缺鐵性貧血則不可多吃。因為早期妊娠婦女多吃動物肝髒等於大量攝入維生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