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豆芽炒三絲
【功效】裏脊是豬肉中最嫩的部位,肉質軟細且無脂肪,搭配黃豆芽、胡蘿卜等蔬菜烹調,能夠清血、降低膽固醇、美化肌膚,使膚色告別暗沉。
【用量】2餐份
【材料】黃豆芽80克,幹香菇3個,豬裏脊肉80克,胡蘿卜80克,薑20克,清水適量
【調料】茶油,麻油,鹽少許
【做法】香菇泡軟、切絲,備用。
食材洗淨,黃豆芽摘除根部;胡蘿卜、薑、豬肉切絲。
在鍋內用茶油和麻油爆薑絲,再放入肉絲和香菇絲炒香。
加入黃豆芽、胡蘿卜和少許清水,加蓋燜煮約5分鍾。
起鍋前加鹽調味即可。
15.雞腿菇扒蘆筍
【功效】雞腿菇是一種藥用菌,味甘滑,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安神等功效,經常食用有助消化、增加食欲和治療痔瘡的作用。這道菜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可以促進代謝,強化肝細胞的抗菌抗病毒能力,清除燥熱。坐月子期間不慎感冒的媽媽食用,能改善喉嚨痛和排尿不順的症狀。這道菜也很適合高血壓媽媽食用。
【用量】1餐份
【材料】蘆筍120克,雞腿菇80克,高湯100毫升,清水適量
【調料】醬油,麻油,雞粉,鹽少許
【做法】蘆筍洗淨後,削去外皮,放入加了鹽的沸水中煮大約2分鍾,撈起切段,裝盤。
在鍋內加高湯、醬油、麻油、雞粉,煮至沸騰後放入切成片的雞腿菇,轉小火煮約5分鍾,再放在盤中的蘆筍上即可。
點心
1.紅豆湯
【功效】紅豆富含B族維生素、鈣和鐵,是新媽媽改善貧血、消除水腫的美味食材,產後食用有助於排出惡露。但紅豆吃多易脹氣,所以每日控製在兩碗以內,可早上及下午各食一次。
【用量】4餐份
【材料】紅豆150克,老薑50克,陳皮6克,茯苓20克,清水適量
【調料】紅糖或黑糖150克
【做法】紅豆先用清水浸泡約8小時,備用。
老薑切絲或磨碎,陳皮泡軟,備用。
在湯鍋內加入紅豆、陳皮、茯苓和清水,煮10分鍾後熄火,在鍋內繼續燜10分鍾。
將老薑加入紅豆湯內,再加半杯清水,用小火煮約20分鍾後熄火,再燜10分鍾。
最後加入紅糖煮至溶化,熄火,再燜10分鍾即可。
知識鏈接
熬煮紅豆湯時,用燜和煮交替的方式煮出來的紅豆口感鬆軟,顆粒完整。
2.酒釀溏心蛋
【功效】酒釀性甘辛溫,含糖、有機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可益氣、生津、活血、散結、消腫,不僅能利水消腫,也有很好的豐胸效果。客家授乳的婦女如果乳汁不通暢,吃個甜酒釀蛋,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溏心蛋煮得嫩些比較好吃,而酒釀也是不能久煮的。
【用量】1餐份
【材料】酒釀3大匙,雞蛋1~2個,生薑片2~3片,紅棗2~3顆,清水適量
【調料】紅糖
【做法】在滾水中加入紅糖、生薑、紅棗,然後打進雞蛋,蓋上蓋,文火燜1分鍾(如果想要雞蛋更老就多煮一會兒)。
放入酒釀煮開即可食用。
3.牛奶燉蛋
【功效】雞蛋富含營養,有助於新媽媽恢複體力,減少產後抑鬱。用牛奶燉蛋,香滑細膩,入口即化,是新媽媽非常樂於接受的餐間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