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秘密訓練{大結局}(1 / 2)

第123章秘密訓練{大結局}

趙一丹離開《銀城晚報》之後,的確有些失落,並且他的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雖然在沙主任的麵前,他強裝硬漢,在社長麵前強裝堅強。但是沙主任的話,無凝如根針深深地刺痛他的心。他時刻反醒自己到底錯在那兒,自己真的如他說的是農村人,不是一個當記者的好料?

不服屬的趙一丹給自己打氣,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要幹就幹一家大的報紙,一定要幹出一個樣子來。讓沙主任這等跋扈之徒,別狗眼看人底。讓他知道什麼是狗眼看人底。失業之後的趙一丹,先急於找一份工作幹。吉人自有天象,一位朋友給趙一丹打電話,說國人報西北分社招聘編輯,你從事新聞工作有幾年了,何不去試試呢?

趙一丹一聽到國人報這三個字,心裏一直打顫,這可是國家級大報,如能進入這個媒體,那在媒體界可謂重要人物。在這個媒體中國曾經出過好多國家領導人和對曆史有絕對影響性的一些人物和新聞故事。人往高處走,水往底處流。這成功與否一試便知。

趙一丹仔細分析了一下國人報西北分社招聘編輯的理由和自己的長處。然後去應聘,想不到前來應聘的人員不下200多人,隻有三四個崗位怎麼會有這麼多人來應聘呢?看來大報就大報,那個知名度是非常的地高。真如高考一樣,人人都想走走這個獨木橋。

當然,前來應聘著大多是應界畢業生多,真正有社會經驗著不多。如真有社會經驗著,如果工作幹的好的,不象趙一丹這麼倒黴著,大多當地媒體都正式接納了。還有一部分,覺得情況不大的,主動退出媒體,到別的企事業單位就職了。

趙一丹終於等到麵視的機會,想不到麵視人是一位年輕小夥,年齡和趙一丹不差上下。這位主任問趙一丹,你就是《銀城晚報》的那個趙一丹嗎?你為什麼要來應聘我們的這個崗位?

“是的,我就是那個趙一丹。我前來應聘的主要原因是,我特別地熱愛這一行業。再著我在《銀城晚報》廣告部、經濟部都呆過,對經營和新聞寫作都比較熟悉,我自信我能幹好這一工作。”

這位年輕主任說:“我們這兒是要編輯,是國人報網絡西北頻道編輯。要求人員不但會寫好稿件,還要有經營能力,你有這個把握嘛?”趙一丹自薦道:“這個沒問題,寫稿子我自己還有些基礎,再著如果你注意看《銀城晚報》一定會看到我的相關新聞稿件,當然對於經營工作我還是比較熟,再著國人報這個品牌非常亮,地方都認,隻要工作到位,一定會有成效的。”

好的,你這事,我給社長彙報一下,一會讓社長見見你。原來國人報網絡版西北版道剛剛開通,正需要有新聞寫作和業務能力的年輕人加盟,趙一丹正好趕上這一很好的機遇。以社會經驗相對非富及新聞寫作能力強而成功應聘這一崗位。

趙一丹和其它五位留下來的人員,一同接受了分社培訓。培訓結束後,分社新聞中心主任兼國人報網絡版西北頻道主編張沛,對他們六人進行分工,其中兩位女孩負責網絡編輯工作,趙一丹和其它四位負責編輯工作同時,對外開展業務工作。找行政事業單位,為他們做專題和小網站等業務工作。

由於趙一丹在銀城晚報當過記者,又是剛剛離社,再加上應聘到國人報西北分社工作,反而使一部分人刮目相看。真沒有看得出,這小子從一個地方小報的記者,一躍成為國家一級媒體的網編輯、記者。再加上國人報的牌子很亮,反而有些如魚得水。

開展工作不到一月,就有業務,這給新聞中心主任張沛帶來很大一個驚喜。看來趙一丹不錯,於是特意找趙一丹談話。讓趙一丹擔任西北頻道副主編,便於進一步開展工作。

雖然國人報的牌子很亮,但是網絡頻道在西北還是第一次設頻道,所以開展工作還是有定困難。同趙一丹一塊兒留下來的其它四位男人,其中兩位還要比趙一丹年齡大好多,他們的人員關係應該不錯的,反而沒有趙一丹做的好。所以趙一丹得到了領導的重視。網絡總部給了崗位編製,但是資金壓力很大,分社社長暫時給張主任的要求是自負贏虧,抓緊業務人員的運營管理工作。

網絡頻道正在建設中,網站上的一些問題都比較多,需要不斷地改進,彙報成功經驗,由總社網絡中心派人進行改進,並對新聘網絡人員基本操作技能進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