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記者榮耀(1 / 3)

第122章記者榮耀

在經濟口呆了五個多月,趙一丹的新聞視角都發生了全麵變化,對新聞的敏感性得到全麵提高。同時經濟領域發生的不良社會現象進行報光,促進一些不良現象得到改善。

銀行係統一般都是大爺級人物,想貸個款都得吃請,找關係才能辦下來。還有一些辦事人員,都成了老油條,對待小額存取款人,愛理不理,一幅高高在上的樣子。一天,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爺子,明顯的看得出,他衣衫破舊,顯得蒼老……老爺爺說,他拿了半口袋分幣,想到銀行兌換成整錢,可是找了三家銀行都沒有理,他們說:“太羅索,誰現在還兌這些分幣。在市場上花都沒人要了。”聽了銀行職員這樣說,他感到特別的委屈,想找媒體給幫忙。”

做為銀行,它是人民的銀行,不應該嫌貧愛富,同時銀行就是兌換零錢的地方,這是他們的職責,為什麼還這樣推三陰四,讓一位老年人,在大街上奔走幾公裏,精神上受到傷害。對這種不良現象就應該爆光,引起社會關注,造成聲勢,讓銀行係統進行改革。

趙一丹認真做好采訪筆記,隻寫了一篇300字,題為《七旬老人跑三家銀行兌不了49元鋼幣》的小新聞稿,放在《銀城晚報》二版社的一個不起眼的位置上發了。稿件見報第二天,這幾家銀行打來電話,親自找上門,為老人道歉,並兌換了現錢,還向媒體進行致謝。同時趙一丹找到一個電話,是西北龍州人民銀行打來的電話,要親自見見趙一丹,並對趙一丹的這一做法,給予口頭表揚。通過這篇小稿子,他們看到銀行係統的一些不良現象。於是人民銀行主管的整個係統的銀行,進行了一次全係統的人員素質大整頓,並把《銀城晚報》刊發的趙一丹的那篇文章,附在文章後麵一並在西北龍州全係統銀行進行轉發。

有一天,趙一丹的一位同事來到辦公室後,特別地生氣,說:“趙一丹你能不能幫幫忙,幫我出出氣。”沙主任也問。柳微說:“我今天去步行街買了一些東西,索要發票,那家店裏不但不給,還甩臉子說橫話。我找稅務部門投訴沒人管。”沙主任說:“那就讓趙一丹寫一篇稿子,這篇稿子還能拿到全國好新聞獎呢?”趙一丹於親自打電話投拆這種情況,並把投拆的經過一一記錄下來。一連打了八個投訴電話,從國稅打到地稅,從地稅打到國稅,一些投訴電話沒人接管,說這事得打那個電話投訴,最終沒有結果。於是趙一丹寫了一篇題為:《為索要一張發票打了八個投訴電話沒人管》,這一稿子,沙主任看了也非常的高興。放到經濟版麵重要位置刊發了。

那知這篇稿子第二天見報之後,在西北龍州引起大整頓。銀城剛剛大張旗鼓地推刮獎發票有多好,並投置了好多個投訴電話,表麵的成績非常的突出。那知趙一丹的這一篇稿子,無凝是一石千重浪,大有把全市的稅務部門的成績一筆否定。西北龍州國稅、地稅一把手,拍案發怒。責令銀城稅務局局長嚴肅查處,局務局長一看報紙,直接跳起來罵娘。給《銀城晚報》經濟部副主任納玉打電話。納主任,你是我們經濟口的多年記者,好是你部門的記者發這樣的稿子,你也往出來刊登,這樣的事為什麼不事前通個氣。再著你要的給報社的6萬元的讚助費,也就拉倒把。你把這件事好好地給我一個解釋。

納主任來到報社之後,把這種情況反映給社長。社長隻說:“這樣的稿子刊登也沒有錯。但是鑒於我們與稅務口的關係比較好,發稿時慎重一點也好,現在正是烽火頭上,的稅是兩稅部門的領導麵子上下不來。”納主任隻好來找沙主任問當時情況,沙主任說:“這個是趙一丹寫的,我覺當時沒有細審就發了。”納是副主任當然不能跟主任喊,但是態度是相當的不好。因為這事做的她也很被動。本來這事可以給稅務口的領導打一個電話就能解決的事,這一下子搞了大整頓。

西北龍州國稅地稅兩稅聯合下文,對全州的稅務口進行大整頓。尤其是銀城國稅地稅的局長及中層主要幹部停發獎金半年。其中接趙一丹投訴電話的人,其中一人給予開除,兩位領導降級任用,其它幾位調離原崗位。趙一丹還是有涉世不深,並不知道事態有多嚴重。因為他那時還采訪兩稅、銀行等口。有一天他去兩稅去采訪,局裏的領導一聽是趙一丹,說:“爺爺,你以後別再來我們稅務局來采訪。快走吧!我也不接待你。”雖然這按新聞法來說,拒絕采訪,尤其是用這種話說,是相當的不禮貌,並且特豈,但是由於他們受到的打擊非常的嚴重,國稅地稅市級領導給全局發了話,凡是趙一丹來采訪一率來拒絕。斷了他的新聞源。當然不能明著拒絕,要“冷處理”。如果明來,讓趙一丹抓住把柄也不好辦,但是封殺趙一丹還是準備了一手。同時,從別的方麵給趙一丹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