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交流(1 / 1)

汪建華對徽縣比較感興趣企業的考察結束以後,汪建華對安排董事辦副主任張彥與縣委劉書記的秘書金華聯係,安排時間進行交流。

晚上,還是在在縣委大樓二樓會議室裏,汪建華與徽縣領導就考察結果進行了交流。首先,汪建華對考察幾天來縣裏給與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表示了感謝,然後由董事辦副主任張彥介紹了考察情況,張彥熟練的使用投影儀作了介紹,陪同考察的張彥這次表現得非常不錯,利用休息時間整理大量的考察數據,並做成PP文件,以使其更直觀。

考察的四家企業可以分為兩類,其中,茶葉和蠶繭在徽縣的資源比較豐富,但是由於加工和銷售環節不到位,導致效益不高。而不論是白酒還是啤酒,在徽縣都沒有什麼優勢,技術上也沒有太大的難度,但是也難也以創新。尤其是啤酒,需要很大的投入,而且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地盤都已被瓜分完畢,新的企業難以立足,因此不作為投資方向。

另一個方麵,由於公司掌握了一定的生物醫藥技術,因此有可能投資興建生物醫藥公司。

所以,從考察結果來看,汪建華認為可以把製茶、絲加工、白酒作為投資方向。投資的方式有兩種,新建和並購。

其次,由於徽縣是茶葉和蠶繭資源大縣,所以在徽縣建廠是可以考慮的方案。

最後,從考察結果來看,這幾個廠的設備已經陳舊,技術比較落後、生產能力不足、管理水平很低,嚴格意義上來說,收購並不比新建省錢。如果有可能,個人的意見比較傾向新建。

聽了汪建華的考察報告,縣委劉書記對幾天來汪建華等人的辛勤工作表示欽佩,對於考察取得了這麼大的成果表示讚揚。

他說,現在這幾家工廠基本處於破產的邊緣,大量的離退休職工的退休工資支付壓力,壓得縣財政喘不過氣來,縣裏想發展也是沒有資金,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從和諧社會的角度,從縣裏輕裝上陣的角度出發,縣裏是希望在其他方麵多讓一些,也希望汪建華並購上述企業。最後,劉書記動情地說“我代表縣裏55萬人民先謝謝你了”。

汪建華也有些感動,他說“我對徽縣人民有劉書記、朱縣長這樣好的父母官而清醒和幸福,我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會取得理想的合作結果”。

交流會結束後,汪建華謝絕了縣裏的挽留,趕回了張家村,因為穆罕默德幾個人到張家村考察的時間快要到了。

雖然,汪建華心裏有數,並不當回事,但是對於村長張達誌來說,外國人來村裏考察,這可是大姑娘上轎第一回,因此在考察期間,就一直在汪建華耳邊嘮嘮叨叨,沒完沒了,把汪建華煩得不得了,隻好連夜趕回張家村了,幸好路也不遠。

回到張家村,村長張達誌連家也顧不上回,就連夜召開了接待檢討會。

會上,支書和其他村幹部通報了環境治理情況,有的村幹部還提出要把村裏的房屋住宅外牆徹底粉刷一遍,等等。

汪建華在聽了他們的彙報後說“大家不要太當回事,就把他們當成來旅遊的遊客好了。環境治理應該搞,總的講文明衛生麼。至於外牆粉刷就沒必要了,一個是時間上來不及,兩外一個人家就是要看古香古色的徽州民居和生活,他們感興趣的可能是現在大家都淘汰不喜歡用的石磨、還有原來用穀桶脫粒,用石碾碾米,用揚穀機等過程。我的建議是把這些老家夥都翻出來,組織幾個靈巧一點的姑娘小夥給客人做一次表演,也讓他們領會一下古徽州的穀耕生活,另外還有準備一些徽菜的材料,從村民裏找幾個人出來給他們好好做一頓民間的徽菜,估計縣裏還有市裏都會請他們吃徽菜,就讓他們好好比較一下,到底哪裏的徽菜地道。比如石頭果還有小磨豆腐等加工都是可以拿來表演的。至於和城裏人比洋氣,想都不要想,我們是農村,我們要和他們比的是土,越土越好,當然了這些都是加工過的否則別人也看不懂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