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的父親在培養孩子的自信方麵有自己獨到的感受,他說:要讓孩子熱愛生活,理解生活的美好,對生活充滿熱忱,隻有這樣,孩子才能自信,才能感受生活的快樂;一定要培養孩子自信樂觀的性格,做到“勝不驕,敗不餒”,隻有具備了這種優良的品質,才能說明孩子是真正優秀的,因為高考畢竟隻是孩子生命中的一小步,以後還會有大量的挑戰和困難出現在他麵前,這時候需要的是孩子的自信和樂觀,擁有了自信和樂觀,孩子才能從容麵對,戰勝困難。
陳三鑒的父親在談到自信心時說:要切實幫助孩子獲得成功感,以建立充分的自信心,確認自己具有領先的實力。記得孩子小時候參加市級小歌手卡拉OK大獎賽,我們在家拿著話筒,對著電視,一字一句,一腔一調,反複演練,終於獲獎。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孩子經常獲得代表年級在全校進行紅旗下演講、烈士墓前演講等機會。每每這時,我都會非常重視,與孩子共同修正文稿,然後一遍一遍地由照稿朗誦到脫稿演講。有時往往為了一個語調,一個重音都要反複練習七、八遍,甚至十多遍。演講過去了好長時間,一些低年級的同學在街上碰見了孩子都會說:我認識你,你叫陳三鑒,我聽過你的演講,還不錯。
張利的父親在談到自信時說:在成績方麵,我們對孩子不會有具體的要求,因為我們能夠親眼看到孩子的的確確努力了,所以考了好成績,我們固然開心,如果萬一考試發揮不理想,我們還要想辦法去安慰孩子,就怕他喪失自信心,我覺得一個人一定要有自信,然後才能幹事情。
梁浩然的母親說:孩子的心態決定他的作為,在孩子整個成長的過程中必須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心態。總的來說就是要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自信以及輕鬆的心態。其中自信又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隻有當孩子自信的時候才能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潛能。一旦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學習的效果就會打折扣。
我們家的孩子,對自己很有信心,在學校,各方麵都和年級第一競爭。我十分注意在每次孩子競爭居於下方時,及時給予她適當的鼓勵,不讓她因為失敗而懷疑自己,保持她對自己的自信,激發她的鬥誌,從而激勵她超越對方,使自己獲得提高。因此,每次比較,都是一次自我激勵與超越的過程,孩子在競爭中自信心不斷增強,能力也不斷地得到了提高。我相信她走上社會後,在麵對外來的挑戰和競爭的時候,她就不會膽怯,反而能夠信心十足地迎接挑戰。
曲楠的母親說:我覺得孩子隻有自信、自覺、有主見,將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出人頭地的有用人才。隻有自信,才能戰勝困難;隻有自覺,才能不斷進步;而若是沒有主見,則會落入人雲亦雲的境地,會沒有創造力。
蕭伯納曾說過,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自信與成功是孿生兄弟,堅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們做出驚人的事業。一個人隻要懷抱理想和自信,大多能夠獲得成功。因此,作為家長,必須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能充分相信自己,在麵對競爭、麵對挫折、麵對困難的時候能信心十足地說:“我能行!”
梅朝耀點評
說到自信,不得不提起一個人,他就是戴爾·卡耐基。在美國,也許除了自由女神,卡耐基就是美國的象征,他是美國最著名的人際關係學家和演講家。卡耐基小時候因家裏貧窮,營養不良,長得非常瘦小,穿的衣服布滿補丁,顯得平庸和猥瑣,這時的卡耐基很自卑。是母親的教育,才使他脫離自卑,找回自信,從一個貧民之子,成為20世紀的人生導師和富翁。卡耐基的母親受過良好的教育,生性樂觀,百折不撓,性格堅強並富有同情心。她相信所有的困境都是暫時的,因為上帝不會放棄任何對生命懷有敬畏的人。母親的這種信念讓卡耐基充滿自信,並影響了他的一生。
世界發明大王愛迪生小時候老師說他很笨,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愛迪生的母親把他接回了家,親自慢慢耐心引導教育,從而使孩子有了自信心,為將來成就事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自信就是一種心理暗示,它能使人時刻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進而產生巨大的能量,讓人做出平時難以做出的行動,取得過去沒有過的成果,使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不斷取得突破。有了自信,才敢於直麵困難,麵對挑戰時才不會畏懼和退縮。
隻有有了堅定的自信的人,才是不可戰勝的。古往今來,自信讓許多原本平凡的人創造了奇跡。拿破侖就曾宣稱:“在我的字典中,沒有不可能的字眼。”這是何等豪邁的自信。正是因為他的這種自信,激起了無比的智慧和巨大的能力,讓他成為橫掃歐洲的一代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