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大考需要良好的心態孩子成功大考具備的三種心態(1)(2 / 3)

媽媽注意到了這一點,她告訴我運動能讓人長高,於是每天她都帶我去跑步。在跑步的時候,她就會給我講很多關於自信的小故事,以此來激勵我。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被人們稱為“全球第一CEO”的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傑克·韋爾奇的故事。韋爾奇個子並不高,但從小酷愛體育。讀小學的時候,他想報名參加學校籃球隊,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母親的時候,他母親對他說:“想做什麼你就去做吧,你一定能夠成功!”秉承著這個信念,韋爾奇進入了校籃球隊。當時,他的個頭幾乎隻有其他隊員的四分之三。然而,由於充滿自信,韋爾奇對此始終都沒有絲毫的覺察,他在隊中發揮出色,還當上了主力。直到幾十年後,當他翻看自己青少年時代在運動隊與其他隊友的合影時,才驚奇地發現自己幾乎一直是整個球隊中最為弱小的一個。

媽媽講的故事深深的震撼了我,讓同樣因為個子矮小而有點自卑的我重新樹立了信心。韋爾奇成為我心中的偶像,從那以後我走到哪裏都是昂首挺胸自信十足,再也不會因為個子矮小而抬不起頭了。而通過長期的鍛煉,我的個頭也長高了不少,讓我更有自信了。現在,不管麵對什麼樣的環境,我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其中自信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這些,全都是媽媽的功勞啊。

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是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家長必須細心觀察,了解孩子的心理的變化。張正林的母親正是注意到了孩子由於身高而自卑的情況,采取了合適的方法,為孩子樹立了一個榜樣,從而讓孩子重獲自信。

對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張正林的爸爸也有他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我們來看一看張正林是怎樣說他的爸爸的:

我的爸爸是公務員,平時的工作十分忙,見到他的時間也不多。但是他十分注重和我們姐弟兩個交流。上初中後,爸爸就讓我和姐姐進行比賽,然後給勝利的人予以獎勵。而我老是輸給姐姐,看著姐姐拿獎,受表揚,我總是高興不起來,覺得自己不如姐姐聰明,也越來越沒有自信,有時候在比賽沒有開始之前就自己心裏先認輸了。爸爸意識到我的情緒,就告誡我:你是男子漢,應該有作為男子漢的霸氣和豪氣。他經常說,人生是一次沒有終點的奮鬥曆程,麵對競爭,你要充滿自信,但無須對成敗過於在意,隻要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盡管有時候我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爸爸依然會鼓勵我,為我喝彩。我不止一次聽到爸爸對別人說,他為自己的兒子感到驕傲。有這麼一個為自己感到驕傲的父親,做兒子的就隻能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以求對得起父親的信任了。

“我為自己的兒子感到驕傲”,就這樣一句簡單的話,讓張正林知道了父親對自己的肯定。這種肯定,就像是一種溫柔的壓力,不斷的鞭策著他向前。

要想讓孩子正確對待挫折和失敗,父母就必須讓孩子有自信。成功能建立自信,失敗則會打擊自信。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挫折和失敗是無處不在的,頂尖高手偶爾也會在小河溝裏翻船。因此,要想讓孩子足夠堅強,就必須經得起失敗的打擊。遇到挫折時,父母要給孩子正確分析其中的原因,幫他找出自身的問題和差距,孩子失敗時不要輕易指責孩子,更不能否定孩子。這樣就能在孩子的自信心外麵加上一層保護膜,失敗和挫折隻能讓他更有鬥誌,更加充滿信心。

給孩子一個自信的世界,首先父母得讓他清楚自己的實力,俗話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父母不但讓孩子做到自知之明、不盲目,也要教他擁有一顆勇敢的心。必須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能力,明白自己的位置,不要盲目自信,少做或不做嚴重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挫折,使自信心少受打擊。另一方麵,也要教孩子做事要敢於冒險,要勇於嚐試,要敢於承擔責任,不能等萬事俱備再去行動,那樣會使自己畏縮不前,坐失良機,反而會打擊自信。

張正林的父親說:正林小時候因為身材比較矮小,常受到同伴的嘲笑,加上他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長處,所以,他總是一副不自信的樣子。每當我看到他那副不振作的樣子,我真的是有點恨鐵不成鋼啊。想像其他的家長一樣訓斥他,但是看到一本書上說的,對於不自信的孩子必須要采用鼓勵的方法,如果訓斥或是指責的話,隻會讓情況變得更糟。所以我也就耐下性子,慢慢的鼓勵他,讓他知道父母都在為他驕傲,並且引導他發現自己的優點。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鼓勵,樹立了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在日後的競爭中充滿自信。

張先生的這種方法是十分科學的,因為英國一位心理學家在研究中對自信的形成提出一套理論,她認為,兒童時期在安全的嗬護、讚揚和鼓勵中成長的人,成年以後性格發育健全,擁有較強的自信;如果童年時期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得到的是訓斥和指責,成長過程中自信便會消失,直到成年。因此隻有采用鼓勵的方法,才能讓孩子健康自信,如果動不動就大聲的責罵、訓斥甚至打罰,隻會在孩子的心靈上留下傷痕,讓孩子與家長的距離越來越遠。最終導致孩子封閉起自己的心靈,不願意與外界溝通,變得更加的自卑甚至自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