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好榜樣家長要做給孩子的三種榜樣(2)(3 / 3)

張群的父親說:父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往往把父親的言行作為典範,因此,作為父親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克服自身性格中的缺陷,多給孩子積極向上的東西,同時也使自己得到提高。

陳三鑒的父親說:父親對孩子的成長能起到什麼作用,能起多大作用,取決於父親的人格力量,它至少包括以下一項或幾項:(1)質樸厚道;(2)吃苦耐勞;(3)真誠守信;(4)執著堅韌;(5)較深的思想修養;(6)較高的文化素質;(7)基本的教育方法。父親在孩子成長中所起的作用是帶指導性的,其影響將深入其骨髓,伴隨其終生。

其實不僅僅是出色的父親,優秀的母親也同樣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親愛的人,孩子同父母的關係是最親密無間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母親和父親一樣,成為孩子學習的楷模。因此,父母要想讓孩子對自己好,就必須先付出愛,對家裏的老人好,對鄰居好,對朋友好。無論是父母為孩子做榜樣,還是教育孩子,父母雙方的教育都要合拍。

陳三鑒有一位細心、人品極好的母親,這位母親向我們提過這樣一件事情: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上小學前一個月時我做手術,我從手術室出來和麻醉後我醒來時痛得較厲害時,兩次他都是第一個流淚,我當時不知道,事後是我母親告訴我的,很長時間我都沒問他,等到他上學了,學到一個詞“談心”,他不懂回來問我,我說談心就是說出自己要說的話,我說我們今天談談心吧。他才告訴我為什麼流淚,第一次是因為怕我出意外,第二次是知道我痛得厲害。因為他也做過闌尾炎切除手術,深知痛的感覺,這是我印象最深和讓我最感動的,母子連心啊。我也講給很多人聽過。

陳三鑒在小小年紀就那麼懂事,看到自己的母親生病痛苦的樣子,他知道心疼自己的媽媽,這樣的表現,其實就是同情心的萌芽,說到這裏,我們不得不提一提盧勤在她的書中舉的那些實例,父母病了,孩子表現得極其冷漠,父母過生日,孩子卻生硬地說與自己沒關係……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漠視父母的例子太多太多了,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並不完全怪孩子,而是在於父母在家庭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沒有給孩子樹立好的學習榜樣。

王晨的母親說:很難想像,一個對孩子、對長輩、對愛人、對家庭、對社會沒有愛心的家長,能夠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家長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生病住院了也不在醫院看護,依舊與牌友在一起豪賭;有的家長缺少愛心,一遇到捐款、獻血等就退避三舍,尋找種種借口為自己開脫;有的家長對自己的愛人一點兒都不負責任,經常在外麵拈花惹草,桃色新聞不斷。父母的這些所作所為,孩子會看在眼裏、記在心上,長期的耳聽目染不由得孩子不受影響,不由得孩子不去效仿,這樣的父母即使想教育孩子,孩子也會很不服氣,也會很不以為然。所以說,父母隻有在生活中嚴以律己,給孩子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去影響和教育孩子。

魏小青的母親說:孩子通過父母的音容笑貌、親切話語所創造的對孩子充滿愛的氛圍,會使他們的身心得到放鬆,心情舒暢地感受父母關愛的幸福。特別是父母在家裏所表現出來的品性,比如孝敬老人、同情別人、幫助別人,待人接物彬彬有禮,日久天長,孩子會以同樣的愛心回報父母,會以同樣的同情心同情別人,會以同樣的熱心幫助別人,……還會使他的情感世界不斷地豐富多彩起來。所以,父母的好人品是很重要的。

宋慶齡說:孩子們的性格的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煉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因為家長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家長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注意自己的言行,更要注意為人處世的方法和待人接物的態度。也許家長的千言萬語都不能滲入他幼小而又略顯成熟的心靈,但是不經意的一個動作、一個背景、甚至一個眼神,就有可能深深地烙在孩子的心裏,再也抹不去,對他產生終生的影響。

梅朝耀點評

有本書裏寫道:“人的智能開發是否全麵,是否科學,隻決定智力的高低;而人的性格品質如何,則決定人的命運。優良的性格品質是人才成長最積極的因素,而不良的性格乃至惡習則是一種破壞性力量。”此話絕非危言聳聽,遠的不說,就說現代在各個領域叱吒風雲的成功人物,他們都有著與一般人不一樣的性格,而他們的性格,一方麵帶有先天性,另一方麵則是來自父母的遺傳,經過父母的教導和身體力行後完善的一個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