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開啟人生的最初階段(4)(1 / 2)

這個女士由於人與人之間相互的自私自利,活力已被消耗殆盡,隻有在這個小男孩的朝氣蓬勃中尋求精神寄托。弗農?懷特弗德,讀者應該記得,威洛比先生的侄子拒絕被同化,從威洛比先生那兒收到一小筆薪金作為資產來打理他的地產,看上去這個人和克羅斯傑一樣,性格爽朗。毫無疑問已經聽說過帕滕船長一家,並感悟道“不在家”一句乃是一種羞恥,但他必須忘卻。所以他來到達文波特並帶回了克羅斯傑,因為我們知道,“弗農是屬於那種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的人,也沒有資金去積聚財富,隻能做白日夢,一夜暴富!”他原本打算把克羅斯傑送到帕滕大廳,讓他參加海軍,但他好似無權做主。威洛比也不願冒這個險。他說這個男孩的頭發是紅色的,他的皮膚也應是紅色的。於是弗農安排他住在戴爾的小屋,這就是“陽光般的快樂”怎樣降臨拉蒂提,“從這個小家夥的惡作劇,到帶著泥土般的狂野縱情享受鄉村生活,每時每刻都使拉蒂提興高采烈。”早上如果她撞見了他,就會教他知識。下午弗農如果見到他,也會傳以技能,但這都是假設。這個男孩不僅懶散,而且痛恨知識,覺得他們都應該滾出書本,“但我不想”是他對所有說服的回答。當他上課的時間到來時,他不得不探究他所麵對的無窮無盡的宇宙的奧秘。年幼的克羅斯傑對書本的與日俱增的痛恨看上去可不是一個太好的征兆。我們隻能在以後讀解它。一位“宛如玉瓷般美麗優雅的女流浪漢”來到他的身邊,很快他們就變成好朋友。她將他的無所事事謹記於心,她像一位聰穎的教師,致力於發現他的鍾愛,通過不斷的鞭策,反複的告誡,當然也不至於使他心力交瘁,不堪重壓,而他大為驚訝的是,她居然能幫助他找到自己的位置,他被告知女孩比男孩優秀,她們可以跑得更快,她們能夠學好課程,等等。他說:“但你不能使他們成為士兵或水手。”於是她就會向他介紹瑪麗?安布爾,龐德切瑞的漢納夫人這些小有名氣的女英雄,但決計不提阿克的簡和博第森,他們的談話總是很嚴肅。“一些人惹惱你了,戴爾小姐還是懷特弗德先生?”“是嗎?”“是威洛比先生嗎?”“我不知道什麼叫惹惱,我能夠與他和好如初的!”許多孩子此時都可以發現有關父親、母親、男家庭教師或女家庭教師的秘密。我們會問自己:“這個年幼的頑童能夠平息我們嗎?”我們拍了一下自己的背說:“噢,我知道我是個天性和善的家夥,我不能對這個小調皮過於嚴厲。”現在好似克羅斯傑已被喚醒,我們在這個方麵不可以欺騙自己,這並不是我們自身友善仁慈的特性,使孩子改變了我們,而是因為我們與小說中最麻木不仁、最無法忍受的人物——威洛比先生有著同樣的缺點。如果我們用心記住小說《克羅斯傑和威洛比》的場景,我們就會小心謹慎,並且有點嚴肅鄭重地對待這個年幼的家夥。

在他快要通過之前,除了我們當中最出色的會叫“造物主,這是我嗎”,還有誰會知道?通過與克拉拉的輕鬆愉快的談話,教育上一些晦澀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這都是要點——開啟解決問題的鑰匙。幾頁之後,我們又得知克羅斯傑正在持之以恒地“反對從書本中獲得知識的方法”,但這兒有雷爾森的幾個問題,他是從書中準確地創造了知識,就像是優質輪船上配置的好槍一樣。他從來就沒有被告知或教過有關戰艦方麵的知識,“他(這兒指弗農)給我買了一些書”,這些就是他的全部描述。書中存在著兩類知識,一種是他“反對的”,另一種是他“鍾愛的”,我們將為我們的巨輪——國家教育奠定基石,這看上去隻不過是一件造福於民極其有效的實事卻也不斷地遭受挫折。我們給孩子提供的書本知識都是他們“反對的”,而非他們喜愛的。我們認為“這樣做並不能使教育妙趣橫生,他們必須學會埋頭苦讀,違背意願地去學習”,但我們忘記了馬兒是不可以強迫喝水的,孩子們也決不可以被迫吸收知識,就像克羅斯傑,“我不想”,當然他也可以通過一字不差的記憶來獲得知識,但隻會使思維沒有任何改變,觀點沒有絲毫更新,想象沒有些許激活,僅僅是一群死事實的堆積,變成思維的衍生物,這就是我們費盡周折從這個孩子身上獲得的,知識是他“不想學的”,難怪他會將其全部吐出,對於諸如此類的他也厭惡得要吐。但這兒有沒有他想知道的知識?顯然,克羅斯傑不管怎樣都可以從書本中找到此類知識。對它的了解可以說是全麵詳細,備在腹中,就像射擊比賽一樣能擊中要害。他經過培訓通過了海軍入學考試,所以這兩本書要探討同樣的話題,這種話題並不是這個男孩所痛恨厭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