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開啟人生的最初階段(3)(3 / 3)

哲學是生命的指明燈

一道金線透過一塊暗淡的布料,一縷陽光掠過一片火紅的天空——這可以說是年幼的克羅斯傑對待極度乏味的學習態度的生動寫照。同時一個“典型”的英國紳士形象也躍然於紙上,他抱胸低頭垂手,形象鮮活生動,動作如蛇一般,神秘而快速,甚至具有攻擊性,將一個自我主義者的詭計及行徑暴露得淋漓盡致。但對克羅斯傑的介紹並不僅僅是作為威洛比先生的陪襯,這個孩子天性的坦承、開朗確實與整天愁眉苦臉、自我關注、自私自利、顧影自憐的人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梅雷迪斯先生在我們所謂的教育,這一“神秘”的領域算是學識淵博的了。他研究了男孩並掌握管理他們的手段,發表了一係列的長篇大論,而具有這些共性的男孩會饒有興趣地閱讀,往往不止一本,去尋求不被這些管理手段束縛的辦法。但我們並不在意。我們討論著小說的情節,誇讚作者的文體有如大師級的手筆,駁斥了那些聲稱我們現在沒有偉大小說家的說法,並對作者筆下的人物特征做出評點。但我們沒有覺察的是今天哲學書裏所蘊涵的哲學道理或多或少有點不切實際:她再也不會“在大門口、入城處向你大聲哭喊:‘噢,人,我在召喚你!’我的嗓音是為世間的子女準備的。”她已成為學校裏的風雲人物。男孩子在那裏遇上了她,但靈魂深處的愉悅卻比不上智力鍛煉所帶來的快樂。但哲學本身仍有些許的可資利用之處。我們可以聽聽她的聲音,“噢,人,我在召喚你!”這些詩歌支撐著她;她通過詩歌喚醒人類,但她傳達的信念是含蓄內斂的,隻有倍加留意方能察覺。在入口處,我們就可以在他們整日的表演過程中,留心聽到有關價值的神諭,字字明白清晰。

但在小說中,我們可以從普盧塔克賦予她的描述中,看出她正明確無誤地闡釋每一項功能,給我們展現不良糟糕的條件,使我們稚嫩無瑕的腦海、有待慰藉的心靈不得不冒出探索的火花,而且由於哲學是我們生命中的指明燈,我們的主要職責是撫養下一代,所以這些偉大的小說為我們解決教育上的困惑問題提供了關鍵。年幼的克羅斯傑就是這樣的例子。我們被告知當年輕的克羅斯傑與拉蒂提住在一起時,“拉蒂提感到了真正陽光般的快樂圍繞左右”。看一下這句話是說誰的,那才真讓人滿心愉悅。隻要克羅斯傑出現的每一頁就會跳動著他真正陽光般的快樂。當這個可愛迷人的孩子躍然於紙上,讀者也會像我們一樣發出會心的微笑,這就是它的由來。據我們所知,威洛比先生就像被無數顆星星所環繞的浩大的天體一樣,通過他與生俱來的魅力吸引著與他擦肩而過的路人不斷聚攏到他身邊,眾星捧月般地圍著他轉。他的侄子,馬林家的利爾特那?帕滕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他總是與眾不同,其英國血統與行為方式有點離奇古怪,當他通過他英雄般的行徑使帕滕聲名鵲起、耀然生輝時,大家為此津津樂道,所以他也適時地被邀請去大廳。當有一天威洛比先生在草坪上向那些對他仰慕不已的聽眾,也更是對他心儀已久的女士滔滔不絕地闡述自己的豐功偉績時,他陡然發現不遠處有一手提旅行袋的年輕人,相貌極其普通,並且低矮粗壯,直覺很快告訴他,這就是他在馬林家的侄子。當侍者遞上利爾特那的名片時,卻讓其答複他“不在家”,這個答案激起了克羅斯傑內心卑微和高傲本性的劇烈碰撞,大部分小說都是由此轉入高潮的。“迷人可愛”,大多數人可不是這樣來形容克羅斯傑的。“他是一個活潑可愛的男孩中的一員”,一個臉頰紅潤、身子滾圓的流浪漢由於饑餓過度會撲向肉食和布丁並可憐巴巴地坦白懺悔道:“他的一生從來就沒有吃飽過。”他還說他的四個姐妹和三個兄弟都“饑腸轆轆”。他怎樣與拉蒂提生活在一起必須向讀者有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