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孩子也會多愁善感(2 / 3)

在孩子還沒有意識到犯錯時就作出處理

不管“知識並不可靠”這樣的說法正確與否,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是可以嚐試著利用知識的。如果我們以前滿足於這樣的斷言:“哦,成長會使她漸漸擺脫多愁善感的。”於是一直以來我們就可以忍受日複一日的灰暗情緒的籠罩了。然而,我們對自己女兒的未來做出的種種預測使我們深感憂慮,我們要不惜任何代價來保護這個孩子。“海倫,我想到該怎麼辦了。我們必須采用新的辦法。一般而言,我確信在孩子沒有意識到自己犯錯的時候作出處理是最為明智的。小孩子們會抱有荒謬可笑的念頭,認為自己擁有一些東西是非常重要的,哪怕僅僅是一個錯誤。在這件事情上,我想我們必須找到真正的原因,‘原因’和‘結果’同樣重要。而且,我們也並沒有很好地控製‘結果’。”“可是如果沒有治療的辦法該怎麼辦呢?就是說如果這樣的不良情緒來自於遺傳,來自於那些本應該遺傳給她優良性情的人該怎麼辦呢?”“關鍵問題不是‘這樣的情緒是如何產生的’,而是‘我們該如何對待’。公平地講,它來自於我們兩個人——你和我!真是可悲!如果婚姻中的每一方非要找尋在共同的婚姻生活中各自的一大堆失誤之處,並且各自獨立承擔,那麼這隻是一種混合式的婚姻生活。可憐的人啊,總在追求過高的期望。然而我認為,事實卻是一切心靈、身體、情緒的,以及除此之外的種種缺陷都是遺傳的產物。每一個父母,他們在生活中的獨特經曆都會通過某種不良的傾向傳遞給下一代,這種不良傾向一直是他或她自己的累贅。”“那好吧,你願意怎樣做都可以,我信任你。這些天來,我更深入了解我所嫁的人,他會說:‘瞧那個小男孩,他得為自己這樣或那樣的毛病感謝他的媽媽!’當然,現在事情已經發生了,且發生的次數比隨意想象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