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傑看了會兒雨,準備把窗關上。可他又停下了。他想:這幾天太悶熱了,難得雨天的清爽。結果他不僅沒關窗戶,反而把窗開得更大了。
雨越下越大,一道道閃電劃過天空,像要鑽進屋裏一樣。周傑百無聊賴,就去拿了本書來到客廳,斜躺在沙發上,邊看書邊等爸爸媽媽。
已經快9點了。爸爸媽媽還沒有回來。周傑有些擔心爸爸媽媽,不覺就站起了身,在屋裏踱來踱去。就在這時,電話響了起來。
“難道是爸爸媽媽打來的?”周傑拿起了話筒。隻見一團耀眼的亮光閃過,周傑倒在了地上。
等周傑的爸爸媽媽回到家,周傑已無心跳和呼吸。
媽媽心語
雷電天氣時,即使在室內我們也需要用知識來保護我們自己和親朋好友的安全!
1.雷電天氣不能停留在樓(屋)頂。
2.要注意關閉門窗。
3.雷電天氣不宜接近建築物的裸露金屬物,如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更應遠離專門的避雷針引下線。
4.不要使用未加防雷設施的電器設備。
5.萬一不幸發生了雷擊事件,要及時報警求救,同時為傷員或假死者做人工呼吸和體外心髒按摩。
家裏的隱形殺手
陽春三月,本是春暖花開的大好季節,可張敏感受到的卻是無盡的痛苦。
張敏是過敏性體質,為了避開春季的花粉、柳絮和揚塵,她盡量減少出門的次數。必須出去時,她就戴上口罩、圍上紗巾,像一個裝在套子裏的人。即使這樣,張敏還是常常咳嗽,有時還氣喘。
這幾天張敏咳得厲害,隻好請假休息一星期。爸爸媽媽上班後,就剩張敏一個人在家。張敏寫完作業後,閑得無聊,就看看電視、上上網、聽聽音樂。一星期很快過去了,沒想到張敏的咳嗽不僅沒好,症狀反而加重了:晚上常常失眠,經常感覺胸悶,不停地咳嗽、喘息,呼吸越來越困難,眼睛也不停地流淚。
媽媽帶著張敏到醫院,大夫說張敏患上了過敏性哮喘。張敏的媽媽告訴醫生張敏是過敏性體質,為了避開過敏源,已經在家休息一個星期了。媽媽奇怪地問:“怎麼還會得過敏性哮喘呢?”
醫生告訴張敏和她的媽媽:家裏的電磁輻射是造成張敏哮喘發作的主要原因。在張敏不到12平方米的小臥室,堆積著電腦、電視、音響等電器,這些電器一直不停地釋放著電磁波,幹擾著人體機能。對於過敏性體質的人來說,更易引起多種疾病,其危害更大。
找到了原因後,張敏聽從了醫生的建議,把自己臥室的電器作了調整。雖然有些不習慣,但畢竟還是健康重要啊!
媽媽心語
城市居家的“電器化”,使人們暴露在電磁輻射之中。麵對電磁輻射,我們已無處可藏。麵對這些“隱形殺手”,你會保護自己嗎?
1.盡量遠離電磁輻射源。一般距離1.5米以上。
2.加強個體防護,選用防護屏、防輻射罩或防護目鏡。
3.家用電器,合理放置,不要集中擺放。
4.不使用的電器,一定要記得關上電源。
5.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特別要多吃海帶。
6.控製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和距離,尤其兒童、孕婦和體弱多病的人群。
7.接觸電器後一定要洗臉。
容易受傷的化學實驗課
化學實驗室,老師正帶領學生做實驗。大家都安靜地做著實驗。突然大家聽見謝鋒“哎呀”大叫一聲。大家抬頭看去,謝鋒用手緊緊捂著眼睛說:“藥品濺到眼睛裏了,好疼啊!”大家一聽都慌了。化學老師立即讓班長把校醫請來。經過校醫的一番處理,謝鋒的眼睛好多了。
受傷的不隻是謝鋒。這天化學課上,老師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李輝一組成功地完成了實驗後,有同學提議:拿塊大點兒的鈉試試,看實驗現象是不是更明顯。於是李輝把一塊比老師規定的大得多的鈉放進了燒杯。大家緊緊靠近燒杯,欣喜地等著。剛把鈉放入水中,馬上就看見鈉溶化成一個銀白色的小球,表麵產生許多氣泡,小球四處遊動,綻出了火花。大家正在高興,就聽見“砰”的一聲爆炸了,幾人同時感到臉上有灼燒一樣的刺痛……
最不應該受傷的是孫旭剛。孫旭剛的成績和行為習慣都挺好,是老師非常喜歡的學生。有一次分組實驗——硫化氫的製取與性質實驗——孫旭剛因生病在家沒有做成,於是他向老師提出補做實驗的要求,老師答應了。但老師有事不能陪他去實驗室,就把鑰匙給了他。孫旭剛的實驗做得很成功,但他忘了一件重要的事——尾氣處理。而硫化氫有劇毒。他先聞到一點氣味,後來便感到頭痛、惡心,他以為是自己感冒還未痊愈所致,也沒在意。等老師辦完事趕到實驗室的時候,孫旭剛已經昏迷在地。經過搶救,孫旭剛總算醒了過來。
媽媽心語
實驗課上,我們既可以近距離領略科學的魅力,也可以親自動手,“玩”科學於掌中。但是,奇妙的科學實驗也隱藏著許多危險,所以在上實驗課時,請你小心一點,別讓自己成為實驗課上容易受傷的人哦。
1.上實驗課穿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