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還板栗情

讀初二那年秋板栗成熟時節,為迎接即將到來的期中考,我到學校後門小道上複習功課。拿著書一邊念念有詞地背誦課文一邊走著,見不遠處一老人在路旁尋著什麼。在同情心與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向老人慢慢地靠近,原來老人在拔一種俗名“小青兒”的草藥。老人眼神不好,把頭壓得低低的,幾乎是嗅著地麵氣息才尋得幾株小青兒在手頭。見她步履蹣跚、幾步一停留的樣子,我忍不住也尋起了那並不少見的草藥。不一會兒,我就拔了一大把的小青兒,遞到老人跟前時她驚喜地問:給我?得到我肯定的回答後,她連喘帶咳地述說起自己拔草藥的緣由:正是農忙時,兒子農活多媳婦又不在家,自己病了就想拔點草藥煎水喝……

見老人走起路來隨時要摔倒的樣子,我決定攙扶她回家。老人的家與學校隻一牆之隔,送到她家,我轉身要走,老人卻叫我稍等,她顫巍巍地手扶著木梯上了樓。我在無聊地等待的同時見她家有一鍋碗沒洗,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就順手幫她洗起碗來。在我差不多洗好碗的時候,老人從樓上下來,她見狀忙不迭地說著客套話。她解開綁在腰間的圍裙,一兜子油亮亮的板栗出現在我眼前。老人往我褲子口袋塞板栗的同時,氣息不連貫地說:你這個閨女心腸好,將來一定能吃上國家糧!那時,人們對一個讀書囡說這樣的話,就等於給了最高獎賞。成績平平的我聽了這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仿佛在瞬間自己就成了尖子生。

任由我嘴裏怎麼說著夠了夠了,老人還是不斷地拿板栗往我的褲袋裏塞。帶著滿滿兩褲袋的板栗回學校的當天晚上,我決定好好犒賞自己——次日吃一頓板栗早餐,把所有的板栗都放飯盒裏蒸了。至今我還記得那板栗的滋味,甜中帶粉,叫人百吃不膩。室友們見我吃著板栗也有嘴讒的,要了一兩顆,都說好吃。我不僅讓甜字漫在嘴裏,還讓它恣意在心裏張揚著,我把老人的話深深地藏在心底,不時拿出來鼓勵自己,讓自己在失敗麵前不氣餒,在成功麵前不驕傲。自從接受老人的板栗之後,我學習更加努力了,在心中暗暗發誓:將來若是考上中專或大學,一定帶上禮物把喜訊早早地告訴她老人家,作為答謝她的板栗情。

幾載寒窗苦讀,幾番辛勞拚搏,我如願考上大學,真如老人所言成為一個吃國家糧的人。這期間多次想起贈我板栗的老人,但因我家早已搬遷,離母校相隔甚遠。大學畢業後又因一時難以接受社會現實,更無心報答老人的板栗情。後來終於回到母校任教,得以探望老人,老人卻不知去向。我問那座房子裏的住戶,他們竟然回答沒有我所描述的那樣一位老人,我猜想老人早已安息了,如果她還在世,也一定會為自己那一兜板栗、那一句話語而感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