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心柚

在我們家鄉,每逢誰家娶新媳婦都要搞個結婚典禮,場麵設在自家廳堂。廳堂正中擺幾張大方桌,桌子兩側是長凳子,供伴郎伴娘們坐。新郎和新娘正對著幾張大桌子,並肩而坐。麵對這樣的場景,不管平時多麼能說會道的新郎官都會顯出幾分拘謹和羞澀,新娘子往往把身子扭到一邊,背對著新郎,頭壓得低低的。

不論結婚典禮多麼遲,屋裏都會擠滿人,男女老少各個年齡段都有,全是看熱鬧的鄉親。大人和小孩的心思各異,大人一般都是來看新娘“添熱鬧”的,小孩多數為桌子上的茶點而來。我也是。但我和其他小孩不一樣,我在關鍵時刻能派上用場,能幫伴郎的忙,我能替伴郎跟伴娘“對歌”。

對歌是結婚典禮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最熱鬧的環節。一般是在新娘新郎談說戀愛史之後,那時候農村男女大多經人介紹認識,少有自由戀愛而結婚的,但這不防礙眾人的“聽趣”,比如“第一次見麵的時候你對她(他)有什麼感覺”,再比如“第一次到他(她)家受到怎樣的款待”等等,隻要是能拿到桌麵上講的事都可以講,講完了就開始對歌。

也許男子天生不如女子善唱,對歌的時候伴郎們總不如伴娘,每當伴郎的歌曲到了窘迫的地步,有人就會大喊我的名字:讓阿錄來,唱倒她們!村人知道我有滿肚子的歌,除了校園歌曲,還有京劇、黃梅戲、越劇。

我站上高高的長凳子,立在伴郎們的背後,就成了對唱中特別的“男賓”。我和伴娘們的對唱剛剛開始的時候,伴娘中沒人擔心會輸給我。十多位伴娘肚子裏的歌曲一首首地往外倒,我則把校園歌曲唱完,又唱黃梅戲,還會幾個京劇唱段,最後停留在自己最拿手的越劇上。我能把《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裏的大部分唱段拿出來和她們比拚,直到伴娘們想不出歌曲再“對”,她們算是被“唱倒”了。

有一回唱贏後,我指明隻要平時少見的紅心柚作獎品,其他茶點一概不要。因為村人都知道辦喜事人家的那一樹紅心柚特別好吃,此前我也曾吃過,汁水多又特別甜。每到沉甸甸的柚子掛果枝頭時節,我們走過那柚樹下都要多仰望幾下,紅心柚的美味迅即占據了大家的口舌、喉嚨、腸胃,甚至滿腦子都是那種紫紅色的汁液。

伴郎們把桌子上不多的幾瓣紅心柚全收齊了遞給我,我揣著滿懷的喜悅,急急忙忙避開眾多的討好者,回到自己家,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剛一進嘴,就被酸得牙打顫。沒吃完幾瓣,我就後悔得直嚷嚷,直怪那家人的紅心柚變質了。

次日,我的牙齒酸得發麻。遇見村裏的夥伴就跟他們說那人家的紅心柚變質了。有人當即指出,並不是紅心柚變質,是因為還不到吃紅心柚的時候!接著,大夥眾口一詞地說:如果你跟大家分著吃,每人吃一點兒,牙齒就不會被酸到發麻了……咳,還真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