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意正是崔府誌的女兒,照理說崔府誌可以直接提拔女兒當個女醫長什麼的,但老謀深算的他為掩人耳目,讓女兒從最底層做起,然後再找準時機把女兒升為女侍醫,好專門侍候武帝的寵妃王良人,從而保住崔家的權勢。

義妁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進入到麵試,麵試相對來說要容易得多,因為考官即興出題也想不出高難度的題目,考官也就隨便問了幾個問題,然後再問問考生的家境如何就可。隻要不表現得太糟糕,一般都會通過。

輪到義妁的時候,所有的考生都向她投去欽佩的目光,因為義妁的頭上籠罩著筆試第一名的光環。黃帝內經義妁爛熟於胸,考官們提出的問題,義妁從容自如,不假思索,對答如流,還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幾乎所有的考官都點頭稱許,認為眼前這個女子不簡單,隻有崔府誌麵無表情,他圍著義妁走了一圈,仔細打量了義妁一番,突然提出一個非常刁鑽的問題:“你知道人為什麼每天要吃鹽嗎?”

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把所有的考生都怔住了,就連有些考官也陷入了思索,采娟替義妁捏了一把汗,我答不出來不要緊,義妁你可千萬別答不出來。

起初義妁也被震住了,但很快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她想起內經裏所說的五味對五髒,即:苦入心、甜入脾、酸入肝、辛如肺、鹹入腎。鹽就是鹹,鹹味對應的就是腎髒,腎髒是什麼呢?腎髒是先天之本,元氣和腎精就儲藏在腎髒。想到這,義妁自信地答道:“之所以每天要吃鹽,因為鹽可以調動我們身體的元氣,有了元氣生命才得以維係。”

驚呼聲從人群中傳了出來,崔府誌沒有料到義妁能回答上來,臉色有些難看,繼續追問道:“那你的意思是說鹽吃得越多越好嘍?”

“不是。元氣是有限的,元氣調光了,生命也就完結了。種豬在配種的時候通常要給它吃大量的鹽,這實際上在調動種豬的元氣,種豬配完種還能吃嗎?顯然不能,已經成藥渣了,廢掉了。所以用膳的時候口味要清淡,那些喜歡肥甘厚味的人說明他的元氣大傷,需要靠刺激性的食物把他們的元氣調動上來。這樣的人通常有一個特點,人中會越來越扁平,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了。”

崔府誌無話可說,所有的考官都一致讓義妁通過麵試。

麵試結束後,崔府誌把義妁單獨留了下來。

“你真的是許義妁嗎?”義妁這兩個字不得不讓崔府誌聯想到義雲天,他看義妁的談吐、氣質與義雲天頗有幾分相似。

“小女是許義妁。”

“本官的意思是你姓許?”

義妁一驚,難道他知道了自己是義雲天的女兒?

“小女姓許。”

“看得出來,你很精通醫術。”

“小女不敢。”

“可有恩師?”

“師承扶風名醫鄭無空。”

“鄭無空?”崔府誌大吃一驚,“你說鄭無空嗎?”

“是的。”

“聽說他已經死了。”

“小女很悲傷。”

“那麼,你就是治好我母親中風的那位女大夫?”

“小女不敢。”

義妁有些悲哀,命運真是愚弄人,想不到她千辛萬苦治好的中風病患竟然是殺父仇人的母親,如果當時義妁就知道真相,還會給她治療嗎?義妁不敢想象。師父曾經教導義妁,仇恨與醫術絕不能有任何瓜葛。心中充滿仇恨的大夫絕不是好大夫。義妁也明白,她這次進宮,不是為了複仇。可這並不代表義妁看到殺父仇人就在眼前而無動於衷,她心中已經升騰出一絲怒火。她盡量克製自己。

“隻要你聽從本官的吩咐,本官不會虧待你。”

見義妁不是義雲天的女兒,崔府誌稍稍放寬了心,又得知義妁救治過母親,心中有一絲感激。

“如果沒有別的吩咐,令丞大人,小女要告辭了。”

崔府誌望著義妁離去的背影,料想,這個不溫不火不卑不亢的女子將會是女兒崔如意最強勁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