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月經來潮時,哺乳媽媽的乳量一般會有所減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質及脂肪的質量也稍有變化,蛋白質的含量偏高些,脂肪的含量偏低些。這種乳汁有時會引起嬰兒消化不良症狀,但這是暫時的現象,待經期過後,就會恢複正常。因此無論是處在經期或經期後,媽媽都無須停止喂哺。
請善待你的老朋友
或許第一次來月經時,你就被傳授了以下經驗:不能吃生冷食物、不能劇烈運動。其實,為了你的健康,需要注意的可能遠遠不止這些。
每個月都來拜訪的“好朋友”,對於絕大多數的女性而言,多多少少都會造成不便,要想遠離月經的困擾。一些保養方法不可少。
首先要重視陰部衛生,保持陰部清潔。經期可以用幹淨的小毛巾蘸溫水擦洗陰部,但不可像平日洗陰部那樣坐在水盆裏,以防髒水進入陰道引起感染。避免使用擦腳毛巾擦陰部。因為擦腳毛巾往往帶有雜菌和真菌,也容易引起感染。
經期可照常工作、學習,從事一般的體力勞動,可以促進盆腔的血液循環,從而減輕腰背酸痛及下腹不適,但應避免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因過勞可使盆腔過度充血,引起月經過多、經期延長及腹痛腰酸等;並保證充足睡眠,以保持充沛精力。
精神緊張或情緒波動都可能影響中樞神經係統的調節功能,從而引起月經失常或加重經期反應。脾氣急躁者,更需注意克製,否則過於激動,很有可能使月經量突然停止。
飲食方麵應避免辛辣食物,多飲開水,多食蔬菜,以保持大便通暢從而減輕盆腔充血,多吃高纖維食物。蔬菜、水果、全穀類全麥麵包、糙米、燕麥等食物含有較多纖維,可促進動情激素排出,增加血液中鎂的含量,有調整月經及鎮靜神經的作用。在兩餐之間吃一些核桃、腰果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午餐及晚餐多吃肉類、蛋、豆腐、黃豆等高蛋白食物,補充經期所流的營養素、礦物質。避免食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咖啡、茶等飲料會增加焦慮、不安的情緒;可改喝大麥茶、薄荷茶。同時,適當調整作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早點休息。
經期性腺激素會分泌發生變化,聲帶分泌物增多或充血、水腫,致使嗓音發生變化,聲音變得悶暗、發幹或沙啞,甚至出現破裂聲,音調可變低、變小,起聲困難,說話容易疲勞。如果此時放聲高歌,往往會造成聲帶過度疲勞、黏膜下出血等惡果,重者可失音,說不出話來。因此,女性在經期應避免縱聲高歌,發音時間也不宜過長,以保護好自己的嗓子。
小貼士
女性在經期要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避免不良刺激,以防月經不調。應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飲食宜清淡、溫和,易於消化,不可過食生冷和辛辣傷津食物,避免月經期同房和捶腰等。
腰酸腿脹時,我們通過捶打酸脹的肌肉來緩解不適,同樣,不少女性在經期也會習慣性地捶打腰部來緩解腰部酸脹。其實這就大錯特錯,經期腰部酸脹是盆腔充血引起的,此時捶打腰部會導致盆腔更加充血,反而加劇酸脹感。另外,經期捶腰還不利於子宮內膜剝落後創麵的修複愈合,導致流血增多,經期延長。
經期應避免過冷、過熱的刺激(冷水淋浴和桑拿),特別是下腹部不宜受涼,不要淋雨、涉水或遊泳,不要坐在潮濕、陰涼之處以及空調、電扇的風道口。
不穿緊身褲。在月經期穿緊身內衣,會使經血流出不暢,而且在脫穿時還會使盆腹腔壓力突變,很容易造成經血逆流。
經期,子宮內膜剝脫出血,宮腔內有新鮮創麵,宮口亦微微張開一些,陰道酸度降低,防禦病菌的能力大減。如此時行房,將細菌帶入,容易導致生殖器官發炎。若輸卵管炎症粘連,堵塞不通,還可造成不孕症。也可造成經期延長,甚至崩漏不止。經期同房,因精子在子宮內膜破損處和溢出的血細胞相遇,甚至進入血液,可誘發抗精子抗體的產生,從而導致免疫性不孕、不育症。因此,女性在行經期間應禁止房事。
月經期腹部輕微脹痛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要輕易使用止痛藥,除非疼痛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最好選用非成癮性止痛藥,一般采用副反應較少的去痛片或延胡索乙素片。除非疼痛特別劇烈,不要輕易動用麻醉藥品。
月經不調的飲食療法
通過藥膳治療可調節髒腑氣血功能,使月經恢複正常。
南瓜豉汁蒸排骨
原料
豬肋排300克,南瓜200克,豆豉5克,精鹽1/2小匙,醬油1小匙,蔥5克,薑5克。
做法
1.將南瓜洗幹淨削去外皮,用小刀在1/3處開一個小蓋子,挖出裏麵的瓜瓤。
2.將蔥切成小段,薑切成片備用。
3.把排骨斬成小塊,加入豆豉、精鹽、蔥段、薑片、醬油醃製20分鍾。
4.將醃好的排骨放入南瓜盅內,上鍋蒸熟即可食用。
紅豆薏仁水
原料
紅豆1大匙,薏仁1大匙,無糖豆漿240毫升,木糖醇1大匙。
做法
1.把紅豆、薏仁先泡水4小時。
2.再放入無糖豆漿中煮到柔軟綿密,加入木糖醇就可以飲用了。
小貼士
木糖醇為人體提供能量,使肝髒受到保護和修複,消除人體內有害酮體的產生。紅豆、薏仁是溫和有效的利尿劑,有助於排出多餘水分和代謝廢物。
砂鍋酸辣湯
原料
粉絲150克,香菇50克,竹筍50克,小白菜50克,花生油1大匙,香油2小匙,醬油1小匙,醋1小匙,精鹽1/2小匙,味精1/2小匙,胡椒粉1/2小匙,(豌豆)澱粉1小匙,素高湯1500毫升。
做法
1.把竹筍、粉絲斷成5厘米長的小段;香菇洗淨,切成指甲大小的塊;小白菜洗淨,切片備用;澱粉加入水適量調勻成濕澱粉備用。
2.將炒鍋倒入油燒熱,倒入素高湯1500毫升,放入香菇、竹筍、小白菜、粉絲,再放入醬油、精鹽、味精,燒至沸騰。
3.再倒入砂鍋內,放入醋,用濕澱粉勾薄芡,淋入香油,撒上胡椒粉即可食用。
鮮筍嫩雞湯泡飯
原料
綠竹筍200克,酸菜50克,金針菇50克,雞裏脊肉100克,粳米飯1碗,精鹽1/4小匙,雞粉1/2小匙。
做法
1.將綠竹筍洗幹淨,去掉皮切成片,加700毫升水大火煮滾加酸菜、金針菇,轉小火煮至水開。
2.加入調料,下入雞裏脊肉熬煮,直至肉熟為止。3.出鍋,盛入碗,泡入粳米飯即可食用。
紅汁番茄米粉
原料
番茄100克,洋蔥30克,豬絞肉30克,蒜泥20克,芹菜10克,米粉30克,橄欖油1/4小匙,精鹽1/4小匙,雞粉1/4小匙,辣椒醬1小匙。
做法
1.將番茄切成丁,洋蔥切碎備用。
2.把米粉用熱水泡軟瀝幹備用。
3.把不粘鍋中用小火將調料與番茄、洋蔥、豬絞肉、蒜泥、芹菜末、水100毫升一起煮成醬汁。
4.倒入瀝幹的米粉,抖炒一下即可食用。
蜜汁熏魚
原料
青魚250克,蔥5克,薑5克,料酒1大匙,花生油2大匙,醬油1/2小匙,蜂蜜1小匙。
做法
1.將青魚去鱗、頭、內髒後洗幹淨,剖成兩片,製成帶骨魚段。
2.將蔥切成碎段,薑切成末。
3.將魚段切成1厘米長的厚片,用醬油、料酒醃漬半個小時。坐鍋點火倒入油,九成熱時逐個投入魚塊,炸至棗紅色,魚皮硬結時撈起,瀝出油。
4.鍋內留下少量的油,下入蔥碎段、薑末、醬油、蜂蜜、料酒、少量水,燒至鹵汁略稠,放入炸好的魚塊不斷翻炒,直至湯汁包住魚塊時,倒入碗內。
5.食用的時候將魚塊改刀裝盤,澆上鹵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