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黑手之7:便秘
便秘可能會引起女性月經紊亂。直腸內大便過度充盈後,子宮頸會被向前推移,子宮體則向後傾斜。如果長時間反複發生子宮後傾,闊韌帶內的靜脈就會受壓而不暢通,子宮壁會發生充血,並失去彈性。若子宮長久保持在後傾位置,就會發生腰痛、月經紊亂。
幕後黑手之8:濫用藥
濫用或經常大量使用抗生素,對女性而言可致月經失調、不排卵、閉經,這可能是藥物抑製和傷害了人自身的抵抗力,導致了機體功能障礙。一般情況下,如果是因為服藥而導致月經失調,那麼當你停止用藥或減少藥量之後,月經大都會自然恢複正常。如果因為治病的需要而不能停藥或減少藥量,則應在疾病治愈後,再設法使月經恢複正常。
明明白白使用衛生巾
在衛生巾還沒有發明以前,每到好朋友來的那幾天,女性朋友就不得不忍受那難熬的日子,而且躺、坐、起、行都需得處處非常小心。自衛生巾麵世以後,很快便成為了女性的莫逆之交。
生理周期是女性成長過程特有的表現,令女人喜悅,卻也帶來一些煩惱。生理周期在女性的一生中占了二分之一的歲月,少說也有三千個日日夜夜,有數據統計,一個女人一生中大約使用1.5萬個衛生巾。可以說衛生巾是女性頻繁接觸的好朋友,根據中醫的說法,經期是女性最虛弱的時候,若沒有周全的保護措施,很可能使女性元氣大傷,影響健康的身體。你知道如何健康、安全地選購和使用衛生巾嗎?
選擇以純棉材質、天然無紡布或進口網麵為主要材料的衛生巾產品,不僅保證了產品表麵與皮膚接觸時,感覺柔軟舒適,活動自如,而且對皮膚不會產生刺激,在日常活動中不會因皮膚與衛生巾的摩擦,導致皮膚紅腫或擦傷。皮膚敏感的人最好少用幹爽網麵而多用棉質網麵,幹爽網麵吸收快,但棉質網麵更柔軟舒服,對皮膚的刺激小。
中層以透氣、內含高效膠化層的為好。內含高效膠化層的衛生巾,可把滲入的液體凝結成喱狀,受壓後不回滲,表麵沒有黏糊糊的感覺。
如果衛生巾較薄、材料以較蓬鬆的天然無紡布為主,選用含有透氣底膜及細條狀背膠,那麼該款衛生巾使用起來會更加透氣,不易鎖住熱氣和產生異味。
一般女性經期可分為三個階段,可根據這三個階段選擇使用不同型號的衛生巾。月經量很大時,白天需用護翼型,晚間需用夜安型;平時可使用標準型;月經前後可使用超薄型或護墊。這種搭配選擇一方麵是為了安全、舒適,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節省經期花費。
小貼士
廢棄衛生巾屬於“不可回收”的垃圾,如果你所在的城市,處理垃圾時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那麼將它放在不可回收的一類。絕對不可以將衛生巾扔進下水道,這是城市下水道堵塞的一個重要原因。
許多商家推出了玫瑰香型、茉莉香型、檸檬香型、薄荷香型等香味衛生巾。這些衛生巾裏因添加了不同類型的藥物、香精或添加劑,聞起來有股清新的味道。大多數醫生並不讚成使用這些帶有香味的衛生巾。藥物或香味成分也許會對機體產生不良影響,所以不推薦使用。
藥物衛生巾更應謹慎使用,藥物衛生巾也許在一定範圍和程度上對女性陰部保潔、防治各種婦科疾病發揮了作用,但並非人人皆宜,因為人的體質差異很大,有的人接觸某些物質就會過敏,反而出現外陰瘙癢。因此,無論使用哪種藥物衛生巾都宜注意自身的反應及感覺。平時屬過敏體質的女性要慎用或不用藥物衛生巾。
許多女性喜歡選擇大吸濕量的衛生巾,覺得這樣可以不用經常更換,省去許多麻煩。但是,長時間不更換的衛生巾,局部積存的經血使濕度大大提高,局部通風透氣性差,對細菌繁衍更有利,提升了各種婦科疾病發病的頻率。
在使用衛生巾時,應做到及時更換,尤其在經血排量較多的情況下,若不及時更換,大量的經血即可成為微生物的培養基地,微生物會迅速、大量繁殖。實驗表明,普通衛生巾連續使用2小時後,表層細菌總數可達每平方厘米107個,所以,衛生巾一般應2~4小時更換一次。
使用前將手洗幹淨,以免帶菌的雙手汙染衛生巾;衛生巾和護墊、棉條最好2小時左右更換一次,即使在經量很少的情況下,也要堅持更換。另外,經期洗浴以淋浴為主,盡量不要盆浴,也要減少到公共場合洗浴的次數。
另外,使用衛生棉條的女性也要注意,衛生棉條由於是內置使用,可減少經血流出後的異味,在外出、運動時使用也很方便。但如果使用不當,衛生棉條容易帶來健康隱患:一是棉條使用前的手汙染會將病菌帶入陰道內;二是容易引起陰道壁損傷,再加上與經血長時間接觸,很難痊愈。所以,既往有陰道疾患的女性最好不用衛生棉條。
使用衛生巾之前要洗手。因為用手將衛生巾拆封、打開、撫平、粘貼的過程,會將病菌帶到衛生巾上。衛生巾直接接觸女性外陰皮膚,而經期又是女性抵抗力較低的時期,稍不注意,極易產生感染或導致婦科疾病。
衛生巾不要長期存放在衛生間裏。一般衛生巾為非織造布製作,為纖維材料,受潮後材料變質,細菌易侵入繁殖,而我國多數衛生間終日不見陽光,又多潮濕,很容易繁衍真菌,汙染衛生巾。
一般情況下,很難保證每次都能用完一整包衛生巾,特別是上班族女性經常需要隨身攜帶一二片,而整包衛生巾一經打開,很容易造成汙染,所以從衛生角度看,宜購買獨立包裝的衛生巾。拆包後的衛生巾應放在幹燥、潔淨的環境裏,受潮後不應再使用。
一些製作潔淨的衛生濕巾,給旅遊、出差、經期的女性帶來了不少方便。但是,濕巾清洗畢竟不能代替女性日常的溫開水洗浴,因為濕巾的水分及所含有效成分畢竟有限;再者,濕巾也有衛生條件、貯存時間及貯存條件的限製,變質或過期的濕巾均不可使用。濕巾隻可作為一般保潔工具。
迎接再次光臨的老朋友
女性在產後的月經恢複是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產後多久月經才會來?這是個常見的問題。恢複的時間有早有晚,早的可在滿月後即來月經,晚的要到寶寶1歲後才恢複。
對女性而言,每個月的月經造訪,一直是讓日常生活十分不便的生理現象,相信一定有很多人希望自己不要再被月經所困擾。有些人在產後突然發生月經不再光顧的現象,心想反正孩子都生了,月經來不來也都沒什麼關係。
從醫學角度來講,根據子宮內膜的組織形態來推測,可能早在產後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了。此外,在產後6周,也可觀察到排卵過後的黃體存在。因此,如果媽媽沒有喂奶,月經通常在產後6~8周內會來。研究資料顯示,沒有哺乳的產婦,有40%在產後6周恢複排卵。到了產後8~12周,還沒有恢複排卵及月經的產婦大約隻占35%。哺乳的產婦,在產後12周約有25%會恢複排卵與月經,大多數哺乳產婦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複排卵機能。不過,有時很難在臨床上確定產後第一次月經的確切時間,而且少數產婦會在分娩後馬上開始有少到中量的間歇性出血。
小貼士
月經來潮後,乳汁比平日濃縮,所含脂肪減少,蛋白質增多,這種乳汁對寶寶並無害處。為了避免乳汁濃縮和成分改變,母親在月經期可多喝點開水,多吃些魚類、牛奶、禽肉和菜湯等。
遲遲不來月經並不好,必須治療,一般可采用雌、孕激素序貫療法(也稱人工周期)經1~2個周期治療後多數人能夠複經。但這些方法必須換乳後才能使用。
處於產褥期的新媽媽即使沒有月經,也能懷孕。因為能否懷孕,在女方來說取決於有無排卵。排卵的恢複不一定是與月經的恢複同步的,特別是在月經剛恢複的幾個周期,常常是無排卵的月經周期,但也有不少人在月經恢複之前就已開始排卵,尤其是不哺乳的婦女,排卵往往恢複較早。因此,產婦在哺乳期間性交,隨時都可能因已恢複排卵而受孕。對於自然分娩的新媽媽來說,在產後56天內必須嚴禁房事,剖宮產的媽媽則需要3個月的時間來讓“子宮”休養生息。如果新爸爸能耐心等到新媽媽月經恢複後才進行性生活,那就最安全了。
產後初次月經樣陰道出血被很多媽媽視為月經來潮,其實通過基礎體溫測定,其中60%是無排卵的,嚴格地說是無排卵性月經,算不上是真正的月經。其出血量和持續時間較正常月經長得多,月經周期也不準,所以,很多媽媽產後的月經會有一段時間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