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郎,郎官的一種,即省中之郎,為帝王近侍官,古時軍官等級劃分為將軍,中郎將,校尉,又因為中郎將一般為帝王近侍,所以權勢頗大勝過將軍,有因中郎將工作範疇十分具體諸如騎郎將等,遂不至影響行軍打仗,其旗下校尉盡歸中郎統籌管理。
春秋之後,“禮壞樂崩”社會風氣變化頗大,厚葬之禮大興,使得社會禮葬之人興旺發達,同時也催生了另一種職業,那就是發丘,即盜墓。
盜者屬於奸道,為世人所不容,所以都是偷偷摸摸的盜墓掘金,漢末時期,連年戰亂,百姓生計無以為繼,隻能鋌而走險,幹些偷雞摸狗的事兒甚至作奸犯科。到了董卓擁兵自重後更是接連發掘多位帝王陵寢,斂獲不少的金銀用於酒色揮霍及招兵買馬。後曹操掌權直接設置了發丘中郎將及摸金校尉專司發丘,中郎將統籌全局,摸金校尉入陵掘金。因有悖於天地人和,遂曹操用時十七年逐袁術、敗張繡、滅呂布、破袁紹、擊劉備,又北征烏桓人以數十萬人的血與火造出一枚中郎印即發丘天印,上書“天官賜福,百無禁忌”,托印而出,鬼神盡避。
後中郎印幾經轉手,都握於帝王之旗下,直達明永樂年,永樂大帝朱棣和建文帝朱允之靖難之役始,中郎印崩毀,世人皆道此發丘天印早絕於世,無人得見其蹤。。。
我姓朱,名誌剛,祖上萌茵積德,我的曾祖父在早年間十裏八鄉是個大能耐人,從一匹騾子車開始從商,十年間買田置地,建樓拓房,成了當地有名的大財主,每每逢人麵無不被稱道。
後因為經商走的路多了自然也認識了不少能人異士,當然多是因為利來利往,但是有一個人與我家同姓且與曾祖父年齡相當,身材不高卻十分利落,經常於我家走動,全然不是圖利,而且最後落葉歸根也落在了我們家,大名不詳,曾祖父叫他柱子,又因為早時候講究輩分,一大把年紀從輩分族譜上講卻和我爸同一個輩分,甚是尷尬,怎奈柱子大爺反倒甚是很開心,總是逗當時還是小屁孩兒的父親,父親每每碰見他總是被逼著喊他哥。
說起柱子大爺的本事,我也隻是從爺爺的隻言片語中聽來的,有兩件事甚是傳奇。
其一,有一年的冬天,天很冷,屋外冰雪襲人,曾祖父卻非要出去走一批貨到六百裏之外的大同,柱子大爺死活攔不住,看著曾祖父馬隊遠去,柱子大爺兩眼血紅的回來,一屁股坐在堂屋的凳子上,兩天沒有起來,兩天後站起身告訴爺爺,讓準備曾祖父的後事,等到我曾祖父從大同的消息傳來竟是噩耗,說是傷寒突發,沒有救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