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嫽在漢代的日子雖然說不是順風順水,但好歹也是衣食無憂,並且有了和自己兩情相悅的對象。而她的父母馮長樂和李媛媛在現代的日子可過得不是滋味。
那日,馮嫽在解憂橋的湖邊跳下後,有人迅速報案並通知了馮長樂和李媛媛,可是搜救工作進行了個把星期,還是沒有找到馮嫽,連屍體都沒有找到,這讓馮嫽父母很難以接受,他們花錢請來專業打撈隊,打撈了半個多月,仍未見其蹤跡,這對於步入老年且隻有獨女馮嫽的他們實在是一個很沉重的打擊。並且由於目擊者說是看見馮嫽自己投湖的,因此,大家都認為馮嫽是自殺,親戚朋友們在安慰馮嫽父母的同時,也免不了要說上,馮嫽這孩子真不懂事,有什麼過不去的檻,值得自殺,也不想想父母之類的話,這讓馮長樂很是惱火,自己的女兒自己是非常了解的,這麼活潑的性格怎麼可能自殺,一定另有原因,於是,在和過來安慰他們夫婦的朋友們吵過幾架後,親戚朋友們也就不過來了。
夫妻倆倒也落得耳根清靜,他們相信他們的女兒一定還在人世,特別是馮長樂,他反複查看馮嫽的郵箱,發現馮嫽失蹤前最後查閱的一片文章為《烏孫史》,又發現馮嫽是在從伊犁回來以後的第二天失蹤的,熟知曆史的他當然知道,那曾是烏孫的地界,他相信這些一定不是巧合,他要去伊犁尋找線索,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李媛媛,很快獲得了老伴的支持,李媛媛說:“老伴,我們的女兒失蹤了,別人可能覺得她會自殺,但我們都知道她一定不會,這其中肯定有原因,我們一起去發現,如果她尚在人世,我們說不定能通過各種線索找到她,就算她不在人世,我們也要找到她的屍體,弄清她的死因。”
馮長樂覺得一路可能會有未知的危險,並不想帶上李媛媛,但是李媛媛卻說:“我們隻有這麼一個女兒,失去了她,我們現在就是失獨家庭,隻有我們相依為伴,你不能再有什麼閃失,讓我陪著你吧,好歹我也是個醫生,路上有個照應。”馮長樂看著李媛媛堅定的表情,知道拗不過她,於是兩人結伴上路。
兩人來到伊犁,憑著馮嫽留下的名片找到了伊力亞,他們向伊力亞說明了來意,並聘請了伊力亞當他們的向導,要他帶著他們按照馮嫽旅行的路途走了一遍,伊力亞當然樂意為之,一來,他又有錢可賺了,二來,還幫助二老找女兒,不管成與不CD是功德一件。他帶著他們一路走一路逛並告訴他們,馮嫽似乎對細君公主和解憂公主很感興趣,問了不少關於她們的問題。為了方便調查,馮長樂夫婦住進了伊力亞家的氈帳中,伊利亞的太奶奶阿古奇現已逾百歲,但是行動靈敏,口齒伶俐,在聽聞馮嫽的事情後,她說道:“此為天機,天意,一切皆為命數。”
“什麼天意?天機?”馮長樂問道。“不可說,不可說……”阿古奇邊答著邊走出了氈帳。
馮長樂趕緊追了出去問道:“那老人家可否告知我女兒是否還在人世呢?”
阿古奇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說道:“人世之大非常人所想,你看不見的不一定就不在人世,隻是不在你所謂之的人世。年輕人,塵世間寥寥,皆有安排,隨緣就好,不必太過苛求。”說罷,笑著走向了另一頂氈帳。她的這些話讓唯物主義的馮長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隻當她是隨口說說。
連續半月兩老都在走訪著伊犁的各地,包括細君公主墓,但還是沒有找到一點線索,伊力亞看著馮嫽父母日漸消瘦,心有不忍,於是就帶他們來到了伊犁河畔旁來散散心,並且用月琴為他們演奏了幾曲,最後還彈出了曾經無意間彈給馮嫽聽過的《悲愁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氈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