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個人名叫齊奄。他在家裏養了一隻貓,出於對貓的喜愛和寵溺,他就給這隻貓起了一個名字——虎貓。

有一天,他邀請朋友們到家裏來做客,並且讓他們看看他養的這隻貓。客人們都稱讚這隻貓,但是大家對貓的名字有很大的異議,齊奄就讓他們一一說出自己的想法,隨即引起了激烈的討論。

有個客人對他說:“‘虎貓’這個名字並不好。雖然老虎凶猛異常,可是它沒有龍那麼神異,不如叫它‘龍貓’吧?這個名字聽起來更好,不是嗎?”

另一個客人不同意第一個客人的看法,他說道:“你說得沒錯,龍確實比老虎更神異,但是龍升天的時候,需要依附著雲彩,這樣說來的話,雲彩就超過了龍啊。我看不如改叫成‘雲貓’好了。”

這時,又出現了第三位客人。他說:“雲霞雖然布滿天空,可是大風一吹,它們就會被吹散了;雲本來就比不過風的,還是改名叫‘風貓’不是更好嗎?”

又有一位客人對此不以為然,糾正道:“那麼大風一刮起來,隻要有堵高牆為屏障,就可以把它擋住了,風能比得上牆嗎?還是叫‘牆貓’吧。我看,叫這個名字最好。”

“牆貓”這個名字就這樣定下來了。但是它剛定下來,又有客人提出異議說:“高牆固然牢固可靠,但是老鼠可以把它們打出洞,洞一旦打多了,再高的牆也會倒塌,所以,牆是比不過老鼠的。還是叫‘鼠貓’最好啊。”大家都覺得他說得有道理,最終,‘鼠貓’的名字就這樣定下來了。

東村的一位老人聽了他們爭著給貓取名的全過程後,覺得非常好笑,諷刺他們道:“照他們取名的理由來說的話,那麼貓還是應該叫貓嘛。因為,老鼠再厲害,貓還是能一把抓住它們。捕捉老鼠的、能戰勝老鼠的本來就是貓。所以,貓就是貓,何必讓它失去原來的麵目呢?”

故事悟語:

名字固然需要,但它隻是一個代號,如果過分地重視它,隻會造成崇尚虛名而不重實際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