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量才使用方能人盡其才(2 / 2)

2、用人要取長避短

據一項統計表明,我國的知識分子合理使用和能夠充分發揮作用的隻占25—35%,50%的人能發揮其作用,卻不能盡其所長;另有10—20%的基本不能發揮作用。作為單位管理者要確實掌握員工的能力特長,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工作性質、特點的要求,在員工崗位安排上做到揚長避短,並根據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及時給予調整。“駿馬能曆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使用人才,最怕的是避長取短。數學家陳景潤性格孤僻,不善言辭,起初很多人認為他是“書呆子”難有大作為。但華羅庚卻透過他的“書呆子”氣,看到了他潛心研究的精神,把他從廈門大學圖書館調到中科院數學研究所,助推他攀上了“哥德巴赫猜想”高峰。假設當年沒有華羅庚舉薦,陳景潤繼續當他的圖書管理員,那真可謂“駿馬犁田”,其結果可想而知。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書中,對人才的看法有這麼一段精辟的論述:“倘若所有人都沒有短處,其結果至多是一個平凡的組織,樣樣都是,必然一無是處。才能越高的人,其缺點也往往越明顯。”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無非是選人用人之際要揚長避短,使每個人的專長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我國古代戰略家張預曾言到:“任人之道,使貪、使愚、使勇,各任自然之勢,不責人之所不能,故隨才大小,則而任之。”

3、用人應職、責、權三位一體

職、責、權三位一體是互相統一的。要員工擔負一定的職務,就有一定的職責,同時行使一定的權力。在其位才能謀其政,而謀其政必須有其權,才能盡其責。這樣才能各盡所能,充分發揮人的能動作用。要讓員工在其職務範圍內達到權責一致,就要按其職務授權。如果管理者使用一個人,因不信任而不授予其職務相應的權力,員工難以開展工作,必定會失去工作積極性。心理學家研究證明,每個人都有自尊心,當他的自尊心受到尊重時,他的才智能得到充分發揮,所以,管理者對員工要給予尊重和信任,讓其職、責、權統一於一體,從而使每一個員工都能司其職、盡其責、使其智、成其才。

三、量才使用是事業成功的根本

人才是單位發展的內在動力,是事業興衰的關鍵支撐。市場經濟時代,人才就是一切。合理使用人才,是管理者的責任也是必須具備的能力。世間隻有混亂的管理,絕沒有無用的人才。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善於識別不同的人才,並把他們放到一個合適的崗位,這樣才能做到人盡其才,各盡所能。“實力勝於資力”,如果要單位得到更大的發展,你必須做到“是老虎就給他一座山守著,是蛟龍就給他一條河去翻騰”。否則,你的事業永遠都隻是原地踏步甚至被市場淘汰。

人的性格、氣質、興趣、能力都有差別,管理者要各盡所長。合理地量才使用,不僅僅可以使所用之人的優勢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也可以使單位的配置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管理者要注重崗位和人才能力的分配和分析,從而做到人事相宜,人盡其才。因此,量才任職,既能做到用人所長,又有利於人才能力的最大實現,讓所有人才的創造力和活力競相迸發,以促進單位全麵、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玉秋.把種子放在最適宜成長的地方.山東人事,201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