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反思情境(2 / 2)

2.1 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情感

小學科學教學不僅教會學生新知識,同時也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達正確的價值觀,激發他們的情感。在實現思維課程目標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中,教師借助多媒體,可以很好地創設反思情境,激發情感。無論是多媒體的聲像還是視頻,或是動畫,都可以給學生帶來更深刻的印象,甚至是一組顏色突出的幻燈片,都可能讓學生不由自主地思考,很好地實現反思情境的效果,遠比黑板與粉筆的效果要好。如在學習是什麼引發了洪水時,教師通過一組1998年長江、鬆花江流域的抗洪影像創設反思情境,讓學生在看到洪水給人們帶來巨大災害的同時,反思為什麼會有破壞力這麼大的洪水;麵對這情況,認識到人們應該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一做法很好地激發了學生保護森林、保護家園的意識。再如在學習幹旱的知識時,教師通過一組全國缺水城市與缺水幹旱地區的圖片展示創設反思情境,讓在城市中長大的小學生感受到幹旱環境中人們生活的困難與生命的頑強,激發學生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意識。

2.2 運用多媒體鞏固學生知識

溫故而知新,小學生學習更是如此。學完一堂課的知識,學生需要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才能使知識更好地強化與理解,增強其學習效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多媒體,可以很好地創設情境,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如在“食物在體內的旅行”一課後,教師可以編輯一些諸如食物在入口後,直到消化完畢的視頻、動畫或圖片資料,讓學生對人們消化食物的全過程有一個更為直觀清晰的認識,鞏固所學知識。多媒體技術還可以讓教師自由地對此過程進行側重不一的講解,讓學生懂得在什麼環節容易出現問題影響身體健康,進而使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了解到應該如何合理飲食。再比如,在講授日食與月食知識後,教師通過播放一段有關日食、月食的視頻資料,讓學生直觀了解到在現實生活中觀察到的日食與月食是什麼樣。同時,通過一段日食發生時,太陽、月亮以及地球的運轉軌跡動畫創設反思情境,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極大地加深學生的理解,鞏固其所學知識。

2.3 運用多媒體拓展學生思維

學習科學知識,培育科學思維,這是科學教學的目的之一。小學生正處於對外界好奇而得不到答案的階段,好奇正是學習最好的動力。要注意通過科學教學,拓展學生思維,並逐步培育其科學思維。運用多媒體拓展學生思維,可以借助多媒體在科學實驗展示上的突出優勢,及時將學生的好奇上升到思考的高度。如植物的生長、種子的萌芽、昆蟲的一生,都需要相當的時間,傳統教學方式無法讓學生在短短幾分鍾內看到這一過程。多媒體可以通過一段視頻錄像,對漫長的過程進行模擬,使學生清楚地看到自然界生命的發生、成長、衰弱、死亡,這樣的教學效果無疑是十分理想的。更令人欣喜的是,通過對昆蟲一生的視頻展示,可以創設令學生思考的情境,拓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從昆蟲想到人類自己,即人的一生是不是也和昆蟲一樣,最終走向死亡。相信通過這樣直觀的印象與深刻的思考後,學生會更好地接受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也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貴。

3 結束語

現代多媒體技術在聲、像、圖、文等方麵的強大功能,使其可以很便捷地創設小學科學教學中所需的各種反思情境。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靈活運用多媒體,科學創設反思學習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強化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更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得到更為直觀的感受與啟發,拓展學生思維,培育其科學思維,為小學科學知識的教授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桑同常,解啟榮.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0(5):90-91.

[2]楊建國,於躍.建構主義與多媒體課件情境的創設[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1999(10).

[3]王國華.關於在課堂多媒體網絡環境下的情境創設[J].電化教育研究,2001(5).

[4]周亞花.多媒體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與思考[J].小學科學:教師,201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