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銷即是促進銷售,即是期望在一定的時間內,增加商品的銷售,提升業績,增加客數,提高客單價,進而提高店鋪的知名度,使日後來店消費的顧客能持續不斷增加。
所以,當促銷活動結束後,一定要開分析檢討會,認真分析這次促銷活動的得失,以確保促銷活動實施的成效,並作為下次促銷活動的參考,繼而為顧客提供最好的服務,以達永續經營之目標。
一般促銷活動結束後的檢討分析,主要分成三個階段,即促銷活動前、促銷活動中、促銷活動後。
(一)促銷活動前
(1)分析檢討此次促銷活動所排定的日期是否恰當,時間長短是否剛好。所謂“花錢要花在刀刃上”,也就是說促銷活動日期的安排,須注意到節慶、民俗日等。這樣,顧客有多餘的時間出來走走看看,或是在顧客必定要購物的季節,如中秋節、母親節等要及早安排。
(2)分析檢討促銷活動的方式是否會太過繁雜,造成所需人力是否太多,是否造成顧客不便,導致顧客參與並不踴躍。
(3)分析檢討促銷用的商品庫存,是否在活動開始前就已準備好,商品陳列是否有不當或須改進的地方,門市氣氛之布置是否完善。
(4)分析檢討媒體的運用,如傳單、海報等是否發放準備妥當,以及現場POP製作是否完善。
(5)分析檢討商品變價手續是否正確完善。因為變價手續若不正確,除會造成店鋪損失外,更可能造成顧客的抱怨,損害店鋪的形象,最終導致來客數降低。
(二)促銷活動中
(1)分析檢討促銷用商品數量是否足夠,是否須再續訂貨。因為促銷用商品大部分都會上傳單,所以,如果促銷用商品數量不足的話,會造成顧客抱怨,破壞店鋪形象。
(2)分析檢討促銷商品是否都張貼有POP。
(3)分析檢討商品銷售是否順暢。
(4)分析檢討商品陳列是否吸引顧客。
簡言之,即是促銷前計劃的追蹤及改進。
(三)促銷活動後
(1)分析檢討過期的傳單、海報、POP是否完全拆下,因為若有疏忽,則會造成顧客抱怨,破壞店鋪的形象。
(2)分析檢討商品是否都恢複原價,以免造成店鋪不必要的損失。
(3)分析檢討商品銷售情況、業績好壞及利潤多寡。因為此三項乃是促銷活動的三大重點,故一定要仔細地分析檢討。
(4)價格線的分析,即是了解顧客一般較能接受的程度,以供下次促銷活動參考。
(5)績效的分析。也就是說,要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創造最高的業績與利潤,並進而了解顧客對商品接受的程度。
(6)存貨的處理。所謂的“人算不如天算”,促銷商品數量的預估,難免有失算的時候。因此,在促銷恬動結束後,就應盡快地處理掉。
總而言之,隻要有活動,結束時一定要分析檢討,且要改過,即所謂“知過能改,善莫大焉”。也惟有如此,店鋪經營才能一天比一天完善,一天比一天進步,以確保店鋪之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