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掌握促銷時機(1 / 1)

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周遭環境、氣氛等影響。相同地,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也深受節慶、天氣、季節、月份等種種因素影響。因此,如何把握這些機會,乃是店鋪“促銷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下麵,我們將針對此做簡單的分析與介紹。

(一)節慶

一年之中重要的節慶雖然不是非常多,但若仔細算來,其實也不算少。而這些節慶,常常是很好的“促銷”時機,不可忽視而需好好地把握,以爭取績效。一年中重要的節慶大致可列出如下:

元旦——新春大特價,僅售三天

春節——春節禮品展

情人節——送給情人的禮物

元宵節——元宵現場製作表演及特賣

婦女節——婦幼商品大優惠

清明節——清明祭祖商品大特賣

勞動節——“5·1”大特價

母親節——送給媽媽一份溫馨的禮物

端午節——粽料大集合

父親節——送給爸爸的禮品

中秋節——中秋禮品展

還有教師節、聖誕節、冬至等等。

(二)天氣

店鋪這個行業也可算是看天吃飯的行業。因為一般顧客的心理是:在不同的天氣,其要購買的商品會有所改變。在下大雨、天氣冷時,其希望購買的商品是熱的、能擋風雨的;而在出太陽、天氣酷熱時,其希望買的商品是涼食、冰品和飲料。所以,對天氣的變化,要時時加以留意。

(三)季節

店鋪所販賣商品,大致上還是以生活用品為主,所以季節的更替、天氣的冷熱,對於商品的銷售有很大的影響。台灣地區屬亞熱帶氣候,所以一年除了春、夏、秋、冬四季外,更須將其分為“暖季”和“寒季”,以作為商品販賣時間調整的參考及作為重點販賣商品的依據。若以經營食品為例,在寒季(11~3月)要以暖性商品為主,而暖季(4~10月)需以飲料、冰品、果汁等清涼飲料為主。

(四)月份

一年有12個月份,其必有淡、旺季之分。淡季時如何提升業績,旺季時又如何去把握機會,這些都是“促銷活動”的重大任務。所以,如何在每個月,提出創新的促銷點子,乃是店鋪營運的重要工作之一。例如:

1月份的迎春大特賣;

2月份的冬季大出清及開學用品特賣;

3月份的婦女節特賣;

4月份的春假郊遊烤肉大市;

5月份的涼夏品特賣及母親節——媽媽畫像比賽;

6月份的考前補品特賣;

7月份的歡樂暑假趣味競賽;

8月份的中元普渡大拜節;

9月份的中秋禮品展與敬師禮品特賣;

10月份的秋季美食大展;

11月份的火鍋食品上市;

12月份的冬令進補及聖誕節禮物展,歲末再見大回饋,等等。

“促銷活動”的興辦除了要把握其時機,更須配合一些活動、廣告宣傳、現場布置及完善的策劃等,如此才能使“促銷活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