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品分類
依商品的管理類別可分為以下幾種:
(1)低溫保存商品:冷藏、冷凍食品。
(2)常溫保存商品:飲料、食品。
(3)時效性商品:報紙、期刊。
(4)非定時性商品:錄音帶、書籍、雜誌。
(5)價格管理商品:內衣褲、褲襪、文具、玩具。
(6)公賣性商品:煙、酒、米。
(7)常溫易變質商品:巧克力、豆幹、蜜餞。
(8)節慶禮品:端午、中秋、春節禮盒商品。
(二)商品訂購
(1)了解正確的商品貨號及最小訂購量;
(2)了解門市庫存、商品供應頻率,以確定適當的訂購數量;
(3)了解商品是否斷貨、缺貨;
(4)確定訂購方法;
(5)確定訂購時間;
(6)確定訂購程序,包括:
·退貨
·訂貨
·驗收、抽驗
·打標
·上架
·簽收
·入賬
(7)注意事項:
①斷缺產品,由選項商品暫為替補,或拉排麵,避免陳列空缺;
②補倉;
③確定廠商供貨頻率、訂購時間。
(三)商品控存
1.商品的控存
營運利潤來自商品販售,缺貨是商品販售的最大失誤,良好的商品控製和管理可獲得最佳的營業利潤。
(1)零庫存管理——理想目標。
(2)提升庫存管理績效——依商品品質分類、進行庫存管理。
(3)庫存最小量控製管理。“多次少量訂購”,提高訂貨頻率,降低庫存品數量,增加商品品項,進而降低配送負荷,創造良性互動關係。
(4)堅持執行退貨、換貨製度,減少無謂商品損耗所產生無效成本。
2.不良商品控存影響
(1)庫存過多:積壓資金,後場管理困難,商品販售評估失真。
(2)庫存過少:造成缺貨,使商品結構不合理,降低銷售力,陳列空洞無物。
(四)商品驗收
1.驗收程序
商品到貨後,應進行驗收。驗收可按以下的程序進行:
(1)取出訂貨單,檢查所到之商品是否為訂購的商品;
(2)檢查數量是否相符;
(3)檢查製造日期是否符合標準;
(4)若不符合標準應予拒收,若驗收無誤則簽數蓋章;
(5)貼標簽;
(6)上架或存放後場。
2.驗收時應注意的細節
(1)強行塞貨;
(2)強占排麵;
(3)下貨後再撿回;
(4)以其他店的退貨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