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商品期貨交易(3)(2 / 2)

(三)跨品種套利

跨品種套利是利用兩種不同但具有可替代性的商品之間的價差進行套利交易。當你同時買進或賣出相同交割月份不同種類的商品期貨時,你在一項商品合約交易中產生的損失,可以用在另一項商品合約交易中的獲利來彌補。如同為飼料的玉米、小麥等商品之間具有有明顯的替代性,其中某一商品供應緊張,價格上升時,必然刺激其他飼料價格上漲。但它們的變化幅度不會完全相同。一項商品合約價格上漲或下跌速度會比另一項商品合約來得快,因此決定這種交易的成功與否在於開始套利的價差及最後清算時的價差。兩種商品合約價格變動的方向在這種交易中並不重要。

例如某投機商以9月份的小麥和9月份的玉米作“跨品種套利”交易,5月5日以3美元/蒲式耳買入小麥合約兩張,同時以2.3美元/蒲式耳賣出玉米合約兩張,結果8月份兩種農作物欠收,兩種合約價格同時上揚,8月9日,他以3.9美元/蒲式耳賣出小麥合約,同時以2.9美元/蒲式耳買入玉米合約兩張,整個交易過程如下:

5月5日買入9月小麥期貨兩張(每張5000蒲式耳),價格3美元/蒲式耳;賣出9月玉米合約兩張(每張5000蒲式耳),價格2.3美元/蒲式耳;每蒲式耳虧損0.7美元。

8月9日賣出9月小麥期貨兩張,價格3.9美/蒲式耳;買入9月玉米合約兩張,價格2.9美元/蒲式耳;每蒲式耳盈利1美元。

兩者相抵後,他每蒲式耳淨盈利0.3美元。

做跨品種套利的好處是,假如整個商品價格變動方向預測有誤,隻要對商品的價差估計正確,仍可從中盈利。不像單做一種商品的買空賣空價差套利,如果價陪變動方向預測錯誤,就會蒙受巨大的損失。

因此做跨品種交易就必須正確預測兩種相關商品的價差變動幅度,了解影響價差的因素。例如小麥和玉米價差會隨收割季節變化而變化,冬小麥收割後的5、6、7月份之間,小麥價格相對較低,而玉米價格較高,二者之間的價差較窄(小麥價一般高於玉米價),但在9、10、11月份玉米收獲季節,玉米價格相對較低,小麥價格相對較高,二者之間的價差較寬。這些是“跨品種套利者”必須知道的。

三、套利交易策略

1.在“利多”市場中,先買空近期月份合約,賣空遠期月份合約,在“利空市場”時,先賣空近期月份合約,買空遠期月份合約。在“利多”市場中,近期月份合約臨近交割月份,需求量會增大,供給量減少;近期合約價格上揚幅度會大於遠期月份合約。在“利空”市場中,靠近交割月份的期貨合約,因供給量增多,需求量減少,近期合約價格下跌幅度會大於遠期月份合約價格下跌的幅度。

2.在清算套利交易時,要一次結清買賣雙方交易。當進行套利交易時,通常買進賣出同時進行,但到清算了結時,許多套利者隻願清算了結獲利的盤麵,而對虧損盤麵持觀望態度,希望價勢轉好也可獲利。如價格下跌時,原本應同時結算買盤和賣盤,但投機者隻將賣空結清獲利,留下“買空”盤觀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價格繼續下跌,則買空盤被陷進,會將賣空所獲利潤耗掉,使自己被套牢。

3.不要在不熟悉的期貨市場作套利交易。這是每位從事套利交易者應具備的常識。如果你從事跨品種套利,你必須了解價差變動特征,何時為收割月份,何時為生產季節等,如果不了解這些情況,最好不要下訂單。

4.盡量不要對即將期滿的合約進行套利交易。不論在期貨市場做何種交易,盡量避免作即將期滿的合約交易,因為如果持有即將期滿的合約要擔心市場清淡,無人與你對衝時,你就會接到“交割通知”,給自己添麻煩,同時,即將期滿的合約價格變動較大,不易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