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茵說,能把汙染減到大地球能接受的汙染,就不算汙染。玖龍是環保紙業,它不是完全用木漿造紙。玖龍使用廢紙造紙,使人們減少了對森林的砍伐,有效地保護了地球上的生命。
財女財經
廢紙變成“黃金”
張茵的財富來自哪裏?秘密隻有一個:她把廢紙變成了“黃金”。
張茵的成功來自於專注。她敢於放棄住房、放棄50萬港幣的年薪,選擇懷揣3萬人民幣去香港開創自己的事業,張茵是一個專注堅定的女性。在選擇了回收紙和造紙這份事業之後,在麵對其他機遇時,她選擇的是繼續專注自己的事業,並傾注了自己所有的時間和精力。憑借鍥而不舍的創業精神,她一步步打拚出自己的天地,她的專注最終成就了夢想。
張茵說,對於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來講,必須要執著。隻有執著才能成功。如果東抓一把,西抓一把,那他肯定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我是做一行專一行,我看準這個行業,我認為我看得非常準,我就在這個行業發揮下去。”
張茵的傳奇隻有一個秘訣:循環經濟。她選擇她熟悉的行業,而恰巧這個行業是一個可再生的資源,是講環保的一個新型行業,是一個繼IT、生物工程之後,可以說是將來發展最有潛力的一個。她掌管著年產值79億元的造紙公司,卻號召大家“節約用紙”。她所從事的這個行業能夠跟環境共贏。
為什麼張茵收廢紙可以成為富翁,而周圍很多收廢紙的依然很貧窮呢?張茵說,收廢紙的利潤是很低的,所以她從原料轉化為造紙。“如果我隻做原料,今天可能做個廢紙大王,做不到一個首富……那麼就是說,我從原料市場看到中國造紙的一片空白,那我從香港轉到美國,從美國再轉到中國造紙,真正成功的是我的造紙,傳統工業的成功。”
張茵說:“我的目標就是第一。”
楊瀾:藝術人生,財富人生
從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到鳳凰衛視《楊瀾訪談錄》;從中國第一屆主持人“金話筒獎”獲得者,到北京2008奧運會的形象大使;從大學畢業生,到億萬富姐……楊瀾一直活躍在人們的視野裏。
當年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的女主持人,那個叫楊瀾的小姑娘是從千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的。如今經常身著套裝、淡定微笑、出沒於名流社會的楊瀾,已經成了中國職業女性的典範、家喻戶曉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首富女性和青年女性的偶像和神話。
在成為央視節目主持人以前,楊瀾是北京外語學院的一名大學生,還是一個有些缺乏自信的女生,甚至曾因為聽力課聽不懂而特別沮喪。直到後來聽力水平提高了,才逐漸恢複了自信。她說:“我經常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有才華和極端聰明的人。”可這一切並沒有影響到楊瀾後來的成功。勤勉努力的她,不僅大膽直率,看問題也通常有自己獨特的視角。
1990年2月,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在全國範圍內招聘主持人。由於長相不是很突出,在第六次試鏡時楊瀾被列在“被考慮範圍”之列。楊瀾知道後,就反問導演:“為什麼非得找一個漂亮女主持人,是不是一出場就是給男主持人做陪襯的?其實女性也可以很有頭腦,所以如果能夠有這個機會的話,自己就希望做一個聰明的主持人。”“我不是很漂亮,但我很有氣質。”楊瀾的這些話徹底打動了導演,也為自己爭得了機會。
進入央視後,楊瀾意識到,做傳媒就是她喜歡的事情。靠著自身的實力與魅力,楊瀾獲得了“十佳”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等。這是很多人一生都無法企及的知名度和注意力,這也徹底改變了她未來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