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穿在模特身上或者陳列在貨架上的漂亮衣服不一定適合你,不要在精致的燈光和導購小姐的遊說造成的假象中迷失了自己。讀懂自己的身材、氣質、膚色,你才不會浪費錢買錯衣服。了解自身的特點,才有助於你花有限的錢,穿出最獨特美麗的自己。
因為適合你的服飾和用品常常是“逛”出來的。所以,你可以每周盡可能地安排時間逛商場。逛商場不等於買東西,你可以帶著目的和動機,一邊逛,一邊搜尋適合自己服飾。“隻選對的,不選貴的”是現代女性消費心理成熟的一個標誌,“對的”指的就是要適合自己。什麼是適合?一要能夠和衣櫃裏現有的服飾進行搭配,最好能夠“一衣幾配”,這才是“閑”逛的最大收獲。二是淘到“讓自己眼前一亮”的服飾。
把眼光放得高些,學會挑剔
買服裝時,從款式、材質、顏色到剪裁、工藝……道道門檻都要過,你不要因為對某一個元素的偏愛就忽視了其他方麵。一件衣服的“投資回報率”是與其穿的頻率高低、時間長短及與其他衣物的搭配度的高低成正比的。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購衣體驗,看到一件令人心動的衣服便迫不及待地買下,生怕被別人捷足先登。結果往往是,瘋狂的占有欲讓自己吃了大虧,由於沒有試穿,盡管款式、顏色、麵料和剪裁都非常理想,但就是有些地方的尺碼不合適,看上去好像錯穿了別人的衣服。買了這種不合身、不舒適的衣服,最終隻有送人或打入冷宮。所以,結賬之前的試穿是十分必要的。
牢記商品的品牌和價位
一般情況下,百貨商場內沿牆邊設立的品牌,特別是四個角落裏的品牌,是比較有品質保障的品牌。當然,有的商場會在正對樓梯口處擺上幾個不錯的品牌以招攬顧客。然而,大部分場內的“島櫃”的品牌,則屬於三流,也是商場裏每次促銷活動時最強勁的擁護者。這類“島櫃”品牌大多名不見經傳。想從沙裏淘金,不妨多留意這些“島櫃”,他們中可能就會有正在崛起的品牌黑馬。
你要牢記商品的品牌和價位。有時候,你會看到兩家店裏擺放著同一款服飾,價格卻相去甚遠。一家店裏7折後的優惠價為300元;而另一家店裏的標價為200元。所以,平時沒事時,你多到商場裏走動走動,即使不買東西,也會有所收獲!
理智對待名牌打折
每到換季時,最吸引人的是那些你平時喜歡卻總是狠不下心去買的名牌服飾。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很有誘惑力的一招兒,打折後的價格確實讓人心動。不過,這時候的你千萬不要以為掉下來個天大的便宜讓你撿。內行人都知道,出現在特賣場上的名牌貨,一般都是過季商品,無論是麵料、款式、色彩都與時尚有了一定距離。雖然牌子和工藝沒有問題,但關鍵的幾個指標已經落伍了,同時尺碼不全。所以,你應該理智地對待名牌打折,不要因為價格的降低,而降低你對衣服的要求。所以,讓你買下一件衣服的理由應該是它很適合現在的你,而不是它看似劃算的價格和那一塊兒小小的商標。
財女財經
怎麼挑衣不花冤枉錢
真正影響一件衣服穿著效果的,是它的麵料、版型、做工和細節,認準了這些細節,選對了衣服,你才不會花冤枉錢。
看品位,挑麵料
一個35歲的品位女人曾經說:“人過了30歲買衣服,一定要會挑麵料,這是與時髦年輕女孩品位區別的一個重要標誌。即使是穿一件T恤,也要會挑麵料。”麵料可以說是一件衣服的靈魂,是支撐起衣服的骨架。而我們常常看到的現象是,很多女人不會挑麵料,經常穿著看上去就很廉價的麵料做成的衣服,即使樣子再好,你的品位也會大打折扣。所以一定要嚴把質量第一關——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