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體建設 初具規模
園區擁有研發總部服務中心,“6+1”載體平台、青龍山總部經濟島等載體,規劃建築總麵積為300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載體建設近40萬平方米。可為研發、辦公提供全麵、高效的軟硬件配套服務,致力於引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企業總部及軟件研發中心,將打造以“文化地景、生態低碳、人文藝術、現代個性”為特征的高端商業和行政辦公集聚區。同時,將成為科技研發、創意智慧和高端總部高度聚集的國際化產業園區,實現人才與高科技項目共同集聚發展的平台,形成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和社會和諧的國際化示範社區。此外,作為江寧的總部辦公載體,提供給有意向來江寧投資興業且符合入駐條件的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行業龍頭企業、上市公司及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等大型企業集團總部和區域性集團總部項目。
創新創業 人才集聚
人才,是競爭之本,是活力之源。然而,要想吸引人才,必須首先構築好“巢”。為此,園區緊隨南京市“321”人才引進計劃,以引進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為目標,為每個項目量身打造從企業初創扶持、科教特色扶持到金融財稅扶持、生活配套服務等一係列政策,著力營造“創新在企業,創業在園區”的高端人才創業氛圍。截至目前,園區已引入“321”人才21名,其中博士以上學曆的13名,占總量62%,屬於海歸人才13名,占總量62%。同時,園區培育科技創業家1名以及副高以上職稱或研究生以上學曆人才24名。
江蘇德林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洪陵成,係河海大學教授,同時也是科技創業家。原先,他的研究場所是校園實驗室,而今,他在園區內已擁有17000平方米的廠區。作為國內環保在線水質分析儀器最大的研發生產廠商,也是國家863高科技項目承接單位和中國環境監測儀器專業委員會常委單位,以及我國首家專業從事水環境流動注射全自動在線分析儀器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及軟件企業,目前,其公司產品已遍布全國大部分省區和台灣地區。沈恒根是園區引進的“321”人才,而他的江蘇恒朗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獲得南京“321”人才計劃項目扶持的高科技企業,與東華、東南、河海等高校科研機構有著全方位技術合作。入駐南京東山國際企業研發園,不僅使他本人如魚得水、如虎添翼,更使他公司的發展前景變得更加廣闊。
“任天下之智力,以道禦之,無所不可。”人才催化著經濟的繁榮,主導著社會的進步。可以說,贏得人才,就是贏得江寧的明天與未來!
園區發展 揚帆遠航
聚焦“高端”、“研發”的南京東山國際企業研發園,乘風起航,扶搖直上,正在朝著更高更遠的目標不斷邁進。園區按照區委、區政府的要求,牢牢把握“兩個率先”:即率先提質升位,率先轉型升級。堅持走龍頭帶動、配套跟進、集群發展的產業升級路徑,大力實施企業創新戰略和產業倍增戰略,力爭在“十二五”末躋身省級創新型園區,成為省內外一流的國內外500強企業集聚區、自主科技創新前沿區和總部研發辦公高端區。2014年園區將搶抓綜合改革契機,根據區委十二屆六次全會要求,以載體招商為抓手,以項目人才“雙驅動”為支撐,緊抓招才引智、創新創業;推進園區環境建設步伐,進一步推動項目建設,完善園區配套服務功能,營造良好投資環境;通過機構職能更新,內部規範管理細化,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加快提升園區幹部隊伍素質;探索園區運營新機製,為園區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全力推動園區新一輪大發展,並以三個具體目標作為支撐:一是成為高端產業集中區;二是成為高端人才集聚區;三是成為自主創新示範區,將“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品質服務”的工作要求,貫穿到各項工作部署之中,努力走出一條高科技園區的科學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