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翠江之異(1 / 3)

一、翠江市遠郊山區

麥豐收呆坐在岸邊一塊花崗岩上,焦慮地望著百畝魚塘,那裏大片的魚群浮出了水麵,跳躍翻騰,有不少已經翻了白肚。查不到原因,他老婆說魚塘裏不會來了鯊魚吧。麥豐收說胡扯,淡水裏哪有鯊魚。正說呢,他小舅子找了去,說他養的魚也都浮起來了。他們更覺驚疑了,湊在一起討論了半天,最後懷疑是水被汙染了。想著該弄點水樣到市裏化驗一下,可是他們鄉和市裏隔了一座大山,還沒有通車,去一趟要走一天,當天已晚,麥豐收把老婆他們趕回家去,自己留在魚塘旁繼續觀察。

涼颼颼的曉風把麥豐收吹醒時,四周還是一片朦朧。熹微的晨光中,他老婆和幾個親戚、鄰居向他快步走來。還沒到跟前,大姨表姐就嚷嚷著:“麥豐收,你說怪不怪,我那雞場裏的雞不進窩,都飛到房頂上、樹上去了,趕也趕不下來。”鄰居五堂叔說:“我那幾頭牛掙脫了韁繩亂跑,把院牆都撞塌了,想找你幫忙,才知道你在這兒沒回去。”其他人七嘴八舌地還在述說,被他老婆打斷了,她把一包東西塞到麥豐收手裏,著急地說:“你別耽擱了,快去找專家谘詢一下吧。包裏有幹糧和水。村裏的井水也變渾了,開了鍋似的翻著花往上冒,我把它放在水缸裏澄了半天,嚐過了,還能喝。”

麥豐收從水塘裏撈了條死魚,裝在塑料袋裏,又灌了一小瓶池水。便肩負著鄉親們的重托上路了。登上理藤山,走了一個半小時後,轉過一個山埡口,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枯黃的山坡,他暗暗奇怪,十天前路過時還一片鬱鬱蔥蔥呢。又往前走去,卻是一片似錦繁花,那些本應在盛夏開放的鮮花都提前怒放了。路隻有一條,應該不會錯的。麥豐收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狂風大作,烏雲密布,光線刹那間暗淡了下去,昏昏的像那初夜的時分。不一會兒,大雨如注。山坡上大大小小的衝溝很快便有水流到了路上,裹帶著一些混濁的泥沙。一些大塊的岩石也搖搖欲墜。還沒到當地的雨季,麥豐收沒有作任何防雨準備,他有些驚惶失措,退回去卻同樣也很難,隻好提著心吊著膽,繼續往前走去。

二、翠江市生物研究所

門衛把手一伸,攔住了眼前那個滿身泥濘的農民,問他找誰。麥豐收說不清要找誰,隻說找他們那裏最大的專家。門衛毫不客氣地把他往外趕,說你知不知道最大的專家什麼身份,那是珠峰學者啊。珠峰你不知道吧,世界第一高峰啊。珠峰學者連市長想見都要派秘書恭恭敬敬地來請,要是什麼人都見,什麼屁事都管,珠峰和理藤山還有什麼區別?麥豐收急了,說一般的小事也不敢驚動珠峰學者大人,是因為他家鄉出現了不可思議的自然現象,說不定是科學上的一大謎團。於是他便解釋他的見聞。剛說兩句,便被門衛打斷了,說你們山溝溝裏的土包子少見多怪,這些小問題在大專家眼裏根本平常得很。他完全忘記了自己也是從山溝溝裏出來打工的。

麥豐收本來口才就一般,又疲憊不堪,被門衛搶白著,越發說不清楚事了。於是結巴著被趕出了大門。垂頭喪氣地不知走了多遠,突然想到了他的遠房堂妹雅茹,正在這座城市讀大學。對了,找她幫忙去。

找到學校才知道雅茹已經畢業參加工作了,是在本市的科技報社。當時天色已晚,早過了下班的時間,麥豐收隻好找了家旅店住了下來。買了身新衣服,洗過澡換上,吃了點東西,給老婆打了個電話,連電視都沒看就上床了。雖然心裏焦慮,到底太累了,很快就睡著了。醒來時已是第二天8點多鍾,他連忙退了房,風風火火地衝到大街上,在路邊買了個漢堡包,一邊啃著一邊跳上了公共汽車。找到科技報社時已經快10點了。滿以為雅茹就能幫到他了。誰知報社說雅茹采訪去了。麥豐收叫苦不迭,心想回去算了。出樓門時卻碰見了雅茹。

雅茹年輕貌美,打扮入時,舉止形態,已經看不出來曾經是位農村姑娘了。她聽完麥豐收的敘述,馬上帶他到了生物研究所。記者證一亮,門衛客客氣氣地幫她聯係專家。找到了一位尼羅河學者,雖然不像珠峰那麼高,卻是從海外流回來的,博導,研究員,名叫金渡。金渡先生肥頭大耳,表情嚴謹,一副肚子裏裝滿了學問的樣子。他聽了麥豐收的求教,問清池底沒有岩漿上湧之後,馬上肯定地說是水中有毒。麥豐收慌忙把水樣遞了過去。金渡讓助手驗過,並沒有問題。便改口說是魚瘟。麥豐收忙問是什麼魚瘟,怎樣防治。說著把他帶的魚樣也遞了過去。那魚已經有些腐爛了,隔著塑料袋便能聞到臭味。金渡連連擺手,讓麥豐收說說情況就可以了。聽麥豐收說到雞、牛也行為反常時,他說動物反常有各種原因,不能斷定和地質有關。然後半是英語半是國語語音含混語速快捷地引經據典了一大段依據,什麼洛杉磯的研究,倫敦的試驗,《Science》的論文,《Cell》的觀念。聽得麥豐收一頭霧水,雅茹也什麼都沒記下來。最後金渡微笑著站了起來,做了個送客的手勢說:“我還有個會,歡迎以後再來。”

麥豐收和雅茹到底還是找了家檢測所,花錢化驗了他帶去的魚,結果並沒有魚病,當然也不是什麼瘋魚病。倆人知道被權威糊弄了,雅茹說這人不懂就是不懂,怎麼能那樣。麥豐收問還有沒有更大點的權威,雅茹說聽說有個珠峰學者。麥豐收說你麵子大,路子廣,找找他吧。雅茹就打了幾個電話。然後告訴麥豐收說頂尖專家都在市政府開防汛會議呢。

三、市防汛會議

在這個季節,一晝夜下了230多毫米的雨量,這座城市曆史上還從來沒有過。一些低窪的街道或路段積了挺深的水。市一號水庫的水已經過了警戒水位,麵臨著要不要泄洪與轉移群眾的問題。市長緊急召集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商討對策。在這種時刻,麥豐收他們是不方便去湊熱鬧的。可雅茹有主意,告訴市長說麥豐收的家鄉可能在流行魚瘟,如果不采取措施,洪水會把魚瘟帶到全市和下遊的廣大地區。於是市長特許他們在會上介紹一下情況。麥豐收剛說完他的魚,參會的一位生物學專家議論紛紛,有說可能是缺氧,有說是魚病,莫衷一是。突然一位約摸50來歲的男士站了起來,他對市長和眾人說:“他們說的事可能與地震有關。”

這人名叫區克關。是市地調局(異常地學現象調查局)的高級工程師。前段時間他通過儀器觀測,懷疑當地有可能發生大地震,在市局會商過,給地調總局也上報過,卻未得到上級的認同。總局有投資四億多美元建成的地殼理化多指標監測網絡,有的台站就設在翠江市附近,據說都沒有發現異常。可區克關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判斷。聽了麥豐收的介紹後,再聯係上當前的反季節特大暴雨,他心裏更有底了。說很多強震發生前都有氣象、地下水異常和大量的動植物異常,麥豐收他們遇到的怪現象和突如其來的大雨都像是地震前兆。並聲明隻是個人意見,參會者不要外傳。

會場寂靜了片刻,便漸漸沸騰起來。人們在交頭接耳地議論著。一位老先生用手指敲了敲桌子,大家便靜了下來。看他原來是理論物理學珠峰學者夏工廷。他清了清嗓子,慢條斯理地說:科學發展到今天,已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進步。我們的思維方式不能停留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階段。地震是什麼,是地球的震動;降雨是什麼,是天空中雲彩的相變。風馬牛不相及嗎,說這兩者有關係,缺少科學根據。

區克關抱歉地站起來解釋說:“降雨過程受地表物理場的影響,地表物理場中蘊含有孕震信息。我國某些資深學者研究過不同自然變異現象間的鏈狀關係。”

一個尼羅河學者不客氣地打斷區克關的話說:“我在美國留學時跟著著名教授研究過得出結果是什麼,你知道嗎?地球無法解剖,震源無法觀測,因此地震不能預測。”

區克關說:“地震的孕育有一個過程,有過程就有前兆,有前兆就能預測。”

珠峰學者夏工廷說:地震預測是非常專業的事情,是科學,動物反常行為的原因很多,未必都是地震前兆。

區克關臉上紅一陣白一陣,額頭旁的一根青筋突突地跳動。他剛想解釋,隻見夏工廷向他擺擺手說:“有些話帶有一點玩笑的成分,你別那麼較真。現在還回到學術問題上吧。我們要想搞科學,就要有一個科學的態度,就要知道一些科學方法。科學的精髓在哪裏?在可重複性上。你的那些魚鱉蝦蟹,飛禽走獸,這次你說是地震前兆,下次地震時它們還會有同樣的表現嗎?它們每次都跳舞、死亡、撞牆、上房嗎?撞牆的角度、力度,上房的高度、上房時翅膀扇動的頻率與振幅都是可類比的嗎?降雨時的雨量、時間也是有規律的嗎?井水上升的高度、渾濁度、翻花的花型也是一致的嗎?”

區克關頭上的汗流了下來,他說:“我們還有地磁、地電、地下水化學觀測。”

“一樣!”夏工廷嚴肅地說:“你能說出觀測值與地震參數之間的函數關係式嗎?”

區克關啞口無言。他站起來,默默地走出了會議室。

麥豐收跟了出去。雅茹猶豫了一下,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