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章、這是用人之道(2 / 3)

“為什麼不可以調離鄧慶林呢?”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鄧慶林這人還是有工作能力的,辦事也比較公道,通過這件事也可以看得出還是比較溫和大度的,公務員局暫時還不能離開他,目前鬆山升格期間,公務員局的工作比較繁重,現在調人去接替他不是時候,閆三星雖然業務比較熟悉,但總不能讓他來主持公務員局的工作吧!所以如果要從鄧閆二人當中調出一人的話,也就隻能是調走閆三星了。”老侯肯定地說。

“你說得很有道理。”何偉力說。

“不過,我隻是從調查組這個角度,談一談我們紀檢部門的意見,要怎麼做出組織處理,那是市委和組織部門的事。何況當事人是局長副局長,都是有級別的領導幹部,該怎麼處理,隻有您和常委會才有權決定了。”老侯很懂得遊戲規則。

何偉力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他在想,這老侯也算是個忠厚人。在常委的其他八個人當中,除了劉明遠和馮立地,老侯是最能和他保持一致的人。老人家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一個市的領導班子中,關鍵是能夠保持團結,而要保持一個隊伍的團結,成員各人的素質和態度很重要,要同心同德,才能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如何使每一個領導成員。圍繞主要領導者的思路,擰成一根繩,從而帶動全體幹部推動工作的開展。溫晨軍有很多心得。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你作為帶頭人,必須關心你那班子內的每一個成員,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你要盡最大的努力,讓你的下屬知道你心裏有他。請設想一下,當你深夜遠道出差回來進入家門。剛剛放下行囊就接到上司的問候電話:“到家了嗎?一路辛苦了!”你會是什麼樣的感覺?當你在某一天,忽然接到一束鮮花或一個花籃,上麵飄著的紅綢帶上寫著金色的小字:“祝你生日快樂!”你才猛然想起,原來歲月的年輪又增加了一圈,你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何偉力就能夠做到。雖然何偉力工作頭緒眾多,但他從來不會忘記諸如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常委的成員、市委、政府人大、政協、兩院的主要領導以及各部委市局的一把手家庭的情況、出差動向、生日等瑣碎小事。到時候親自打個電話問候一聲,實在忙不過來就叫小田代勞轉告他的心意,對方一定會感激淋涕的。他知道,鬆山的騰飛,靠他一個人不行,離不開人才的推動,企業的競爭、市場的競爭、社會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這些人多數是社會精英,當然也是人才。

法國的思想家聖西門曾經提出一個假設:如果法國損失了五十名物理學家、五十名化學家、五十名詩人和作家、五十名工程師,那麼,法國就會變成一具沒有靈魂的僵屍。因為這些人對祖國最有用處,而要重新培養這樣一批人,至少需要整整一代的時間。列寧很欣賞聖西門的這段精彩假設,不僅在筆記本上做了摘抄,還重重地標上:“聖西門的名言”六個大字。

何偉力同樣對聖西門的名言推崇備至。但是他把這個聖西門名言改造了一下,他說,我何偉力看是你們離不開的頭兒,實際上最不能離開你們的是我,聖西門說的法國全國損失了物理學家、化學家詩人等各五十個,法國就要變成沒有靈魂的僵屍,我覺得如果鬆山沒有你們,我將寸步難行,比僵屍還慘,傳說中的僵屍不是被巫師趕著還能走路嗎?正因為何偉力這些做派,他把他的下屬當成人才、自己人去愛護、保護,所以,絕大多數人都能夠擁護他,老侯就是這絕大多數中的一個。

何偉力看著老侯,心裏想,最近方明同誌提出:要重用那些政治上強、能夠駕馭全局、敢抓敢管的“獅子型”幹部。這一形象的提法引人深思,因為現實中“獅子型”的幹部能幹事、能成事,卻往往“一將難求”。

長期以來,人們提倡“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老黃牛”式幹部。此類幹部腳踏實地、默默無聞,甘於奉獻、任勞任怨,在平凡的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業績,是幹部隊伍的主流和基本力量。老侯應該是“老黃牛”式的幹部之一。但是,在改革浪潮裏中流擊水,特別是在一些問題較多、矛盾突出的地方,既需要“老黃牛”式幹部的“韌勁”,也需要“獅子型”幹部敢想敢幹的“闖勁”。但是,我更喜歡老侯這樣有韌勁的“老黃牛”式幹部。

當然,“獅子型”幹部們“雖是搏兔,亦全其力”,個性鮮明,不畏阻力;為人正直,敢抓敢管。他們不同於大多數崗位需要的“循吏”,更多是駕馭全局、破題改革的中堅力量。特別是各單位、各部門的“一把手”,更需要這種“獅子型”幹部獨當一麵,憑其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厘清千頭萬緒的改革任務。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麵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