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立說:“戴書記、戴組長,我們兩個地位不同、所處的角度不同,處世的立場和處事的方法就會大不一樣,你把社會上的一切都想得十分完美,你看見的一切是十分美好十分理想的,因此,這社會上很多的陰暗麵都會和你失之交臂。而我就不一樣了,雖然我也能看到社會光明的一麵,但它的另一麵也會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就是大文豪蘇軾為什麼不識廬山真麵目的原因。”-
“你的意思是說我是廬山中人了啊。”戴大年調侃地說。
王鶴立笑道:“正是如此,你是理想主義者,而我是悲觀主義者。這就是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區別。你在此山中,我在此山外,山中人和山外人看山的景色是不相同的。我們現在撇開我們自己的立場,去聽聽社會上的聲音吧。”
“社會上的聲音?你說說看是什麼聲音?”戴大年問。
“在提拔升遷的問題上,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歌訣很多,各種版本甚囂塵上,但是我最欣賞的還是那個叫三十二字真言的,這三十兒子真言可真說到點子上去了,不知道戴書記戴組長聽到過沒有?”王鶴立說。
“老夫願聞其詳。”戴大年調侃著說。
王鶴立說:“既然戴書記戴組長感興趣,一定要聽,那我就說出來了,這三十二字真言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動;隻跑不送,平級移動;又跑又送,慢慢調動,勤跑多送。提拔重用。我確信這三十二字真言是放之官場而皆準的真理,是任何力量也顛撲不破的,是任何人也抹殺不掉的。就以我自己來說,憑我的學曆、資曆、能力、政績、水平,早該上去了。但是我不但沒跑,更沒有送,所以,我就在這婦科住下了沒有前進的動力,隻好原地踏步了。這已經夠說明問題了。”
王鶴立說到這裏,慢慢地站了起來,戴大年和小王都以為他要走了。
戴大年說:“鶴立,你不會有事吧,如果沒有其他的事,是不是坐下來繼續談。既來之則安之嘛,你的話題我確實很感興趣,你能不能更深入更細致地談談呢?”
王鶴立說:“當然可以,一個人想當官,願當官,爭著當官的思想錯了嗎?我覺得沒有錯。人人都渴望進步,渴望生活質量的改善和社會地位的提高,渴望人生價值的最大化。趨利避害乃人的本性。如果從利益的角度考慮,合情合理。並不荒謬。再說,盡管說不一定非要當了一官半職,擁有了一定的位置和權力才可以大有作為,但事實是。許多事情,尤其是有好多驚天動地的決策是沒有位置的人所無法左右無法實現的。生活中,且不要說按製度不該辦的事,有好多在製度範圍內該辦的事。一個平頭百姓跑前跑後托熟人托關係請客送禮多方打點愣是辦不成。一旦有當官的一封信,一個便條,一個電話。或一個招呼,就解決了。
這足以證明當官的威力!”
“那我們的幹部隊伍中,默默無聞,不為名不圖利那些人又是為了什麼呢?”戴大年終於有機會插了一句話。
“有的人默默無聞,口口聲聲說不為名,不圖利,我看那是言不由衷,那是不敢說實話,不敢素麵朝天,猶抱琵琶半遮麵,不是害羞就是虛偽。組織部找他談話,要考察他任命他,或者公司領導找他談話,要提拔他,看他會不會無動於衷?會不會激情澎湃?專車給他配上,他不坐?看他會不會把晉升的機遇和高規格的待遇讓給別人?再或者不給他發工資獎金,不給應享受的待遇,看他的工作積極主動性受不受影響?這才是問題的實質。”王鶴立肯定地說。
“為什麼人人都爭過當官這個獨木橋,甚至不惜碰得頭破血流,做點兒其他什麼不好嗎?”戴大年故意這麼問王鶴立。
王鶴立說:“‘官’這個稱呼是相對於平民百姓而言的。在老百姓眼裏,一個人當了官,就意味著有了轎子,有了位置,有了級別,有了權力,可以吆五喝六,可以前呼後擁,一呼百應,可以辦很多老百姓辦不成或者說終其一生苦苦奮鬥也很難辦成的事。再說通俗一點,庸俗一點,當了官,很可能就意味著配了秘書,有了下級,有了一般人所享受不到的各種榮光和待遇,不用說,更增添了幾分威嚴和尊貴。於是,官當然就成了香餑餑,成了人們競相追逐的一種人生境界。民諺‘千裏去做官,為了吃和穿’。熙熙攘攘,你追我趕,千方百計,汗流浹背,千辛萬苦,曆經挫折磨難,擠破頭為那般?說為實現‘遠大理想’是冠冕堂皇,且放一邊去,毫不掩飾,也不用掩飾,一句大實話,為名為利為當官也不醜。更有,衡量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好像就是看他當官與否。好像一當官就‘遮百醜’了,就四麵光八麵淨了,就神通廣大,就孫猴子一般擁有七十二般變化,可以騰雲駕霧,呼風喚雨了。
“這些我們度可以探討,而且可以進一步深入細致地探討。”戴大年有了興趣。
王鶴立說:“書記組長同誌,我找你的目的,就是想把我想說的說給你聽,並不是希望你立即答應把文化局長的官印封給我,也不希望你立即給我許些什麼願,現在我該說的已經說了,看得出來該聽的你也聽了,而且還是在認真地聽。所以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戴大年說:“你說了這麼多,難道就不想聽聽我的意見嗎?”
“尊敬的領導同誌,其實你不說我也知道你要說些什麼。”王鶴立說:“你不外乎有三個方麵的話要對我說:第一,你要批評我教育我,說王鶴立你伸手要官是不對的,甚至是卑鄙可恥的行為;第二,你可能認為我講的這一套是胡說八道,其觀點和認識是極其錯誤的,並對此嚴加批駁;第三,你可能要對我安慰一番。你會說你要的位子已經安排人了,這個人的條件比你更好,更優秀,他更需要安排。你人還年輕,機會還很多,還可以等下一次,你千萬不要泄氣,一定要正確對待,千萬不要想不通。所有這些都沒有必要,因為你批評也好。批駁也罷,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我不想聽,安慰也沒有必要,我不是那種心胸狹窄的人,我想得很開,我絕不會因此而自殺。鬆南區的班子很快就要拍板論定了,我隻希望你從鬆南區文化發展的大局著想,考慮我的要求。”說完。王鶴立給小王秘書做了個鬼臉:“謝謝你們的鐵觀音。”然後把臉轉向戴大年:“籌備組組長同誌,打擾了,今天就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