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章、巧遇王鶴立(1 / 3)

為嶽母祝壽是戴大年臨場找的一個借口。

當艾蕾下午六點鍾準時來到皇朝大酒店a—a包房時,房間裏隻有戴大年、蘇丹萍夫婦二人,蘇丹萍急忙走上前去,拉著艾蕾的手請她入席,精致的中式小餐桌上擺著別致精細的菜肴,看得出來這些菜肴都是經過蘇丹萍悉心研究,為了適合艾蕾的身份和口味兒點做的。客套一番之後,蘇丹萍說,過去何書記和艾主任對我們家大年多有關照,我們夫婦倆感激在心,可是一直沒有報答的機會,今天請艾主任來,我們給您敬杯酒,就是想把多年來想說而沒有說出來的感謝二字當麵說出來,艾主任你是知道的,大年過不了多久就要進入邊緣年齡了,在鬆南的時間也有十多年了,想挪一挪,趕趟末班車,上一個台階幹幾年再退,可是我們在何書記麵前卻說不出口。

艾蕾聽到這裏馬上接口說:“在鬆山市的縣級領導中,戴書記是資格最老的老同誌,我常聽市裏的領導說,戴書記德能勤績樣樣過硬,我們家偉力經常提起你,說是在職務待遇方麵組織上對戴書記有虧欠,而且他還說過多次,像戴書記這樣的老同誌好同誌,組織上一定要找機會給予補償。”

蘇丹萍說:“真是這樣的話,我和大年感恩不盡了。最近我兒子在西都盤了一家茶樓,條件還不錯,生意很興旺,但苦於鬆山的生意走不開,本想把它轉出去,回頭一想艾主任的姐姐艾蓓不是閑著的嗎,所以就大年就把茶樓過在她的戶頭上去了,這事事先也沒有跟您商量,艾主任您千萬別介意。您看,這是相關的全部手續。”說完,順手從拎包裏取出一個檔案夾。雙手遞給艾蕾。

艾蕾慌忙推開:“不行不行不行,這個我絕不能收的,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打理,何況艾蓓根本不懂經營。”

“不懂經營沒關係,”戴大年說:“她掛個名就夠了,先由戴鯤組織人員幫助經營,過一段時間情況熟悉了你再定怎麼運作,天然居那個地方離西都辦事處沒有好遠,很方便,您應該是熟悉的。”

聽說是天然居。艾蕾就心動了,她過了一會兒說:“這樣吧,你先把艾蓓算個股東,該好多股金回頭我如數給你們,行不行?”

戴大年說:“不行,我把所有的手續證件都辦成艾蓓的了,您一定要給這個麵子。”

艾蕾見眼前這老兩口是鐵了心的,硬推也推不脫,想了一會兒。她說:“那就暫時把它放我這裏吧。”

三人又喝了一些酒吃了一些東西說了一會兒話,艾蕾說今晚中央一台新聞聯播有重要新聞播出,戴大年說我們送你到市委大門吧,艾蕾說不用送我自己開了車的。蘇丹萍說,那我們送你下樓吧,艾蕾說也不用了,我很熟。戴大年知道艾蕾是怕被人看見。所以就沒有再堅持要送她了。

艾蕾走後,蘇丹萍招呼小姐埋完單,夫妻二人都格外高興。滿麵紅光手拉著手往樓下走,準備回家。剛到樓下大廳裏,一個人從斜刺裏跑出來,邊跑邊喊:“戴書記戴書記,我找你找得好苦啊,巧得很,在這裏把你碰上了。”

戴大年心裏咯噔一下,定神一看,原來是王鶴立。

這王鶴立是原南城辦事處的文教幹事,鬆南區籌備領導小組內定他為建區後的文化局副局長,他不知道從哪裏知道了這個消息,對這個副局長的內定職務不滿意,他說他要找籌備領導小組組長談談。

戴大年說,總不能今天晚上加班談舍,明天早晨八點我在辦公室等你。

王鶴立說,一定?

戴大年說,一定。

第二天早上剛剛八點,戴大年到辦公室還沒有坐定,王鶴立就咚咚咚咚敲門進來了。

戴大年說:“坐吧,我先給你泡杯茶。小王——”他本來是想叫小王拿點好茶葉來,可小王進來卻端著一個泡著鐵觀音的紫砂杯,雙手遞給王鶴立:“領導,請用茶。”

王鶴立坐在沙發上,端起茶杯在鼻子底下聞了聞:“哎呀,好香哦,正宗福建安溪鐵觀音,這一杯茶在茶樓裏要買五十塊錢吧。”說著呼嚕呼嚕喝了幾大口,看得出來他是跑累了渴極了。

戴大年對王鶴立這個人印象不是很深。戴大年在市農業局工作的時候王鶴立還在上中學,王鶴立大學畢業分配到鄉鎮去教書,一年前市人事局公招,王鶴立到了南城當文教幹事。辦事處的文教幹事說穿了也沒有多大的權力,搞點兒下情上達上情下達,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個“傳話猴兒”,不是個很重要的角色,因此戴大年對這位部下很少接觸。不過半年前的一次扶貧攻堅動員會上,王鶴立的發言讓戴大年另眼相看。本來安排發言的都是幾個帶了“長”字的,他卻以工作隊員的名義主動要求發言,而且沒有經過會議主持人辦事處主任的同意,自己突然噔噔噔地跑上台去,拿起麥克風就開講,台下笑聲和掌聲響成一片。他一口氣講了半個鍾頭,給戴大年的印象是他膽大心細能說會講,思路清晰闡述巧妙表現獨特,他給辦事處黨委行政提了幾條意見,先後博得了五次掌聲。那次會議以後,上上下下議論紛紛,就像大路上打草鞋——有人說長有人說短,說長的說他知識豐富有能力是個人才,說短的說他和他名字一樣鶴立雞群自高自大看不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