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蘇皖雲發現的新線索(1 / 2)

正當迎夏起身前往內務府時,知畫正哆嗦著向宛秋回完禮後,就逃一般回去了,宛秋看著跟著知畫來的兩個宮女,皺了皺眉,回到內堂裏向蘇皖雲說著,“小主,貴妃準了,隻是說扶桃閣人手不夠,便派了兩個宮女回來。”

蘇皖雲的目光從手上的書卷上移開,語音略略上揚問道。“那兩個宮女叫什麼?”

“一個喚紅薔一個喚作綠燁,都是貴妃娘娘身邊的二等宮女,”宛秋略有些憂慮地說,“小主,這紅薔聽說是舞女出生,身段頗有些妖嬈。”

“哦?”蘇皖雲看向宛秋,“舞女?”

“據說之前侍候時被皇上誇讚了幾句,貴妃許是看著不順眼就扔到小主這兒了。”宛秋說道。

“一個舞女能爬到貴妃身邊的二等宮女,也算是好手段了,”蘇皖雲目露興趣之色,淡淡地說,“帶上來看看吧。”

“參見小主,”

眼前兩個宮女,一胖一瘦,恭敬地垂著頭,矮胖的那個是綠燁,圓圓的臉上一雙小眼睛不安分地滴溜溜轉,而另一個瘦弱的是紅薔,人如其名,像朵待俏的薔薇花,嫵媚的飛雲鬢回旋而上,一雙鳳眼水波流轉,朱唇輕點,身姿窈窕,果然有幾分姿色,蘇皖雲略感興趣地打量一眼,目光便有移到手上的書卷上,隨意說了句,“

”既然是貴妃所賜的,名字就不用改了,今夜,你們就準備下跟著宛秋隨我去佛堂,退下吧。”

待二人走後,宛秋遲疑了一會,不解地問道。“小主不怕這是貴妃的釘子嗎,這好不容易才拔掉兩個。”

“貴妃要送人過來,你我攔得住嗎,還不如放在明處,”蘇皖雲眼角微微眯了眯,一點清光風情萬現,“就讓她們盯著我吧,這樣貴妃娘娘才放心不是。”

入夜,剛用完晚膳,蘇皖雲一行人便來到了沉靜已久的小佛堂。雁露用撣子掃了掃四處根本不存在的灰,用油點上了蠟燭,整個佛堂瞬間敞亮了起來。

蘇皖雲盈盈站在門口細細打量著,這佛堂是特意為太後禮佛建造的,雖然名字帶了個小字,可實際上也有三進廂房那麼大。

佛堂庭內極為寬敞,中間掛著一張三清道人的畫像,香桌前隨意擺放幾支蠟燭和香爐,雁露仔細聞了聞,輕輕在蘇皖雲耳邊說道,是金絲檀香。

蘇皖雲耳朵一動,輕輕垂了垂眼,金絲檀香,取自金絲楠樹,十年才長成手臂大小,一克價比黃金,香味略衝,久帶不散,雖然凝神靜氣是最好不過,可是蘇皖雲仍然忍受不了這味道,忍不住掩鼻,揚聲說,“雁露,開窗。”

香桌前端放一個織錦蒲團,右側掛著各種觀音的畫像,而左側是一排排極高的書架,上麵擺放著一本本泛黃的線狀書,蘇皖雲來到書架前,芊指從排排書上劃過,這些書看樣子是有些年頭了,每一本都用油紙包好,並用各種棉線縛住,均都從高到低從厚到薄整齊排好,看著極為有序,應該有人經常來打理。

蘇皖雲隨手從中間抽了一本翻開,心裏大感驚訝,這竟然是雲從大師的《策道經》,蘇皖雲仔細地摩挲著紙張,從頁麵的中縫和薄薄的頁腳可以發現,這書是被人經常翻閱的,並且書的主人極其地愛惜,難不成太後還真是一個潛心禮佛的人,蘇皖雲心裏有些訝然,咦,這怎麼是殘缺的上本?

蘇皖雲搖搖頭將書放回原處,又重新抽出幾本看隨意翻閱,果然不出其然,這些書竟然是元道,圓寂大師的翻抄本,而且每一本的頁腳都被摩得薄薄的,看著是經常被人翻閱,蘇皖雲蹙了蹙眉,元道大師,圓寂大師都屬於前朝的佛道大師,而雲從大師更是前朝的國師,可自從在大元皇朝開國起,這些書都隨著開元帝一把火化成了灰燼,沒想到這裏竟然還存留著它們的手抄本。

她翻來覆去,血玉是前朝,佛經也是前朝,這是巧合嗎?

書架的前側,擺著嶄新的黃楊梨木方桌,同樣筆架被安置在一個左上角,連裏麵擺放的數枝狼毫都從高到低依次排列,蘇皖雲看到這微微勾了勾唇角,桌子上有新擦的痕跡,而筆架還留有餘灰,看來並不是同一個人整理,茶碗和茶盞也都是嶄新的,貴妃娘娘應是派人提前收拾過了,真是心細如發,麵麵俱到都考慮到了。

雁露端了剛泡的茶,紅薔綠燁被指使著鋪紙磨墨,蘇皖雲端坐在桌子前,挑了本雲從大師的策道經,開始認真地抄寫著。

長夜漫漫過去,月已悄悄上了柳梢頭,窗外蟬聲鳴鳴,蘇皖雲的桌上已經堆了厚厚的一疊墨跡未幹的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