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骨子裏的愛民情懷
執政與行政
落實“深學、細照、篤行”要求 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幹部
中共河南省委副書記 鄧 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活動始終,深學、細照、篤行,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幹部,為我們深入推動教育實踐活動開展,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倡樹為民務實清廉作風提供了標杆,指明了方向。
焦裕祿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在“深學”中把握精髓、強化宗旨意識。焦裕祿精神之所以穿越時空、曆久彌新,就在於焦裕祿同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為了讓“最苦、最窮、最難”的蘭考人民過上好日子,他“寧願拚上一條老命,也要改變蘭考麵貌”,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總結的十條工作經驗,第一條就是依靠群眾。他常說:“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麵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這些無不體現了他對黨的宗旨的執著和那種骨子裏的愛民情懷。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深化教育實踐活動開展,需要運用焦裕祿精神這一與人民群眾始終保持血肉聯係的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一點一滴學習焦裕祿同誌的事跡,一字一句學習焦裕祿同誌的言論,把焦裕祿精神學習好,領會透,做到群眾感情更濃、群眾立場更牢、群眾觀念更強。在學習中準確把握焦裕祿精神彰顯的“一切為了群眾”的本質、“一切依靠群眾”的本源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精髓,進一步錘煉黨性、提升境界,努力使焦裕祿精神入腦入心,讓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深深植根於思想深處,進而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從根本之處改進作風。
焦裕祿精神是對照反思的鏡子,需要在“細照”中反省自我、找準存在問題。河南省委在開展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民務實清廉表率”作為學習教育的主題,要求黨員領導幹部對照焦裕祿精神做到“六問”,一問是否像焦裕祿那樣,把群眾當親人,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始終做到一心為民;二問是否像焦裕祿那樣,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查實情、出實招、求實效,始終做到真抓實做;三問是否像焦裕祿那樣,知難而進、迎難而上,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始終做到敢於擔當;四問是否像焦裕祿那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始終做到科學求真;五問是否像焦裕祿那樣,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勤儉辦一切事業,始終做到艱苦奮鬥;六問是否像焦裕祿那樣,嚴格要求自己,無私奉獻,勤政廉政,始終做到廉潔奉公。有力促進了全省黨員幹部作風轉變,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有比較才能鑒別高下,有標杆才能量出差距。解決“四風”問題首先要找準問題,完善提升自我首先要正確認識自我。深化教育實踐活動開展,每一位黨員幹部都應堅持把焦裕祿精神作為一麵鏡子,見賢思齊、反複鏡鑒,深入查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麵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特別是要對照焦裕祿精神,照一照有多少公仆情懷,能否做到與老百姓心相連、情相依,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照一照求實作風好不好,能否做到尊重群眾,按客觀規律辦事;照一照奮鬥精神強不強,能否做到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勇於擔當;照一照道德情操高不高,能否做到艱苦樸素、廉潔奉公、嚴於律己、潔身自好,照出差距,照出不足,照出動力,積極整改,自我更新,從而在對照中以高標杆確立高標準、以高標準推動教育實踐活動高質量開展。
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是實踐的命題,需要在“篤行”中務實重幹、改作風創業績。每一位黨員幹部都應深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焦裕祿同誌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多,我們能為後人留下些什麼?
“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貴在知行合一。深化教育實踐活動開展,要以焦裕祿同誌為標杆,向焦裕祿同誌看齊,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像焦裕祿同誌那樣對待群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對待同誌、對待親屬、對待自己,像焦裕祿同誌那樣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幹部。當前,河南正處於爬坡過坎、攻堅轉型的關鍵階段,加快實施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中原經濟區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三大戰略規劃,打造富強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麗河南,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製建設、加強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需要廣大黨員幹部自覺做為民務實清廉的表率,積極踐行焦裕祿精神的公仆情懷、求實作風、奮鬥精神、道德情操,在“六問”的基礎上做到“六帶頭”,帶頭學習提高,解決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思想方法、精神狀態、能力素質等方麵的突出問題;帶頭服務群眾,像焦裕祿一樣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解決好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帶頭開拓創新,不死摳“本本”,不生搬硬套,大膽地闖、大膽地試,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帶頭務實重幹,對確定的戰略謀劃和決策部署,發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地抓下去;帶頭廉潔自律,以廉當福、視貪為禍,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帶頭推動發展,在其位盡其職、負其責、出其力,切實擔負起發展一方、造福一方的重任,努力創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優勢,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為實現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