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第三代去留學(1 / 2)

可張敏的心裏想得卻很多:他回想起自己當年去日本時的情景,說是留學,實際是去打工賣苦力。到了國外,舉目無親,有誰來照料、幫助自己,感到非常孤獨。特別是一開始,真是什麼苦都吃過,就差沒有到日本人家裏去背死人。

當然,現在這兩個姑娘去法國讀書,經濟上有麗絹支撐著,情況會完全不同,自己可能現在想得多了些。於是就說:“小慧去吧,爸爸想你會------”說著、說著自己的眼圈紅了起來。

正在這時,媽媽海燕走過來了,就笑著問道:“張敏,你在同寶貝女兒說些什麼悄悄話?”

“媽媽,老爸是舍不得我去外國。”

“這有什麼舍不得的------”這海燕嘴裏是這樣說的,但是實際不是這樣的,她一把抱住小慧沒有繼續說下去,可淚水卻流了下來。

在張敏這三人站著說話的不遠處,李愛國坐在靠大廳南麵玻璃窗下的單人沙發上,女兒就拉了把不鏽鋼椅子,麵對父親也坐了下來。這父女倆可能是第一次這樣認真地在一起麵對麵地說話。

這李潔不像她表妹張慧那樣活潑、開朗。論美麗,這兩個姑娘的確不相上下,李潔在學校裏有美女的雅號,追她的人幾乎要排隊,但她一概不理不睬,她就是讀她的書。她不喜歡交際,她的唯一愛好是看書、讀小說。中國古典的、現代的小說都瀏覽過不少。特別是歐洲的小說,可以說隻要她能拿到手的都翻來看過。這父女倆今天不是在訴說別離之情,而是討論起文學來了。

“爸爸,你不想對我說說到了法國應該怎樣生活?”

“你又不是小孩子,已經十八歲了,已經是大人了,說那些話是多餘的。我今天想問你,選擇了到法國去攻文學,出於怎樣的願景?”

這李愛國問是問,但是他心裏也比較清楚,而且是熟悉女兒想法的。這姑娘有些像自己,她平日裏說話不多,但愛思考問題,特別是這一兩年來,她對東方集團公司的事情,和她父母之間的恩恩愛愛是不問不聞。平日裏她除了上學讀書做功課,有時出去看場把電影,在家裏時就做兩件事情,一是彈彈鋼琴,二就是關在自己的房間裏看小說,有時連飯都會忘了吃,現在的姑娘家有這等愛好、心思,確實是難能可貴、不可多得。

“爸爸,你為什麼要問我這個問題?”

“我是想你到底在想些什麼事,你將來不準備接我的事業嗎?這東方集團早晚是我接手經營,你真不想將來幫助爸爸一把嗎?”愛國說這話是認真的,

可小潔聽了嘻嘻一笑,說:“爸爸,說老實話,我對有些做生意的人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看了心煩,我不喜歡。我喜歡一個人清淨,能獨立思考,更不願意別人對我說三道四。其實我不想做女強人,更不想做大老板。”

“女兒,可一個人在這社會上要有地位,才會被人尊敬,說到底是一定要有經濟實力。”

“我懂得,有錢能使鬼推磨,但是我不想那樣。我將來能在文學方麵有所成就,不同樣對社會有貢獻,會受人尊敬的嗎。還有一點,別人怎樣看我、評判我不重要,我隻要對自己滿意就足夠了。”

說到這裏,愛國真是大失所望,但他知道這小潔的脾氣和個性,大概已經定局,多說也沒有什麼用,是人各有誌。他就轉了話題說:“小潔,想從文學方麵發展,爸爸也很欣賞,但我要問的是你怎樣萌發愛好文學藝術,又做了些什麼樣的準備?”

針對爸爸的提問,小潔做了回答。

首先是對父母有埋怨情緒,從小就沒有好好關心過她。爸爸還能問問女兒的冷熱饑飽,生她的媽媽就不要說了,根本像沒有這個女兒似的。講到愛好文學,說來誰也不信,早是受曾祖母的影響。

曾祖母桌子上的《紅樓夢》等一些中國古典小說,她經常翻來閱讀,從而使她喜歡上了文學。後來,祖父家興經常在文學方麵給她的啟示。就這樣,她同文學結下不解之緣。到了高中,她經常到學校和市裏的圖書館,把一些歐洲的文學作品借回家裏來閱讀。這樣,看小說成了她每天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課題,並且還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