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兄弟促膝談心(1 / 2)

今後交友

擦亮眼睛

誰是真心

誰是假意

話說這家興同大隊書記正在說著,君蘭、愛芳來到了大隊部辦公室。

君蘭見到張榮,陳慧,家興都來了,確實是出乎意料。原來隻知道是家興來接他倆回上海,誰知道今天兩位恩師都來了,這夫妻倆心情非常激動,除了敬禮、握手,差一點要跪下叩頭。

家興、君蘭倆人緊緊地相擁一起,倆人的淚水情不自禁地往外湧了出來。

“家興大哥,我這是不聽你的忠告造成這樣的結果。”

“那些事情現在不說了,我們回去再說。”家興鬆開君蘭後,繼續說:“不過剛才聽了大隊李書記對你倆在這裏三年來表現的評價,我的心裏還是非常欣慰,你倆沒有給上海的人民丟臉,我感到很高興。你看大隊部,今天像辦大喜事一樣來歡送你倆。這些桌上的飯菜,看起來很平常,但這都是社員和學生家長自願給送來的。這裏麵包含著農村老百姓一片濃濃的深情厚意,這是極其珍貴的,是用金錢買不來的。我原來打算到了這裏,把你倆接著就走。現在看來,這頓飯不吃是不能走的,兩位老師你們看呢?”

“家興說得好,應該說也表達了我和張師長的意思。”陳慧說完,張榮也點頭表示同意。

這時,大隊的主要幹部和被邀請的社員代表都到了,這特殊的餞行酒席開始了。君蘭和愛芬一再表示感謝三年來幹部和社員們對他倆各方麵的關心和照顧;幹部和社員代表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對兩人在這裏所作的貢獻表示肯定並感謝,希望他們今後還能把這裏作為第二故鄉,常來這裏走走。

李萬生書記辦事十分細致,他接到上級的通知,就親自到公社、縣裏有關部門辦好了一切相關手續。吃好飯後一一交到了君蘭手中,最後還說了些照顧不周等的客氣話。

張榮接著說:“李書記,他兩個人不但是大學生、人民教師、醫生,當年還都上過朝鮮戰場,當過中國人民誌願軍,也是我和陳老師的好學生。”

陳慧也補充說:“李書記,我忘了給介紹了,這位是我們的張副師長。”

“師首長光臨我們這個小地方,我真太高興了,就是沒有什麼好東西招待貴賓。”李萬生書記起身和張榮熱情地握著手說。

“李書記,這個解放軍李家興科長和沈同誌,在讀小學時就是我的好學生,他們兩人從小就是結拜兄弟。不然我們怎麼會來接他回上海。”陳慧又講了這次為何來接這夫妻兩人的情由。

這時,六、七個社員挑著君蘭夫妻倆的行李到了大隊部。李書記就說:“麻煩大家把這些行李直接放到停在外麵的解放軍汽車上。”

這些社員把行李在汽車上放妥當後,一個個來同君蘭夫妻兩人握手話別。

張榮和陳慧此時更覺臉上有光,也很興奮,一再向幹部和社員表示謝意,並且逐一握手道別。

張榮、陳慧、家興先上了車,君蘭、愛芬也正要上車時,大隊部附近一些生產隊的社員、孩子,也湧到了大隊部歡送醫生和老師。一些婦女拉著愛芬的手,特別是一些小學生拉著君蘭的手,不肯鬆掉,有好幾個男女學生竟然是揮淚相別,場麵非常動人!

君蘭夫婦也邊揮著手、邊上了車,家興慢慢地腳踩車子油門,吉普車的輪子在這農村的拖拉機機耕路上,徐徐地向前滾動了起來,離大隊部越來越遠了。直到人們看不到車子時,才逐漸散去各自回家。

這中吉普在路上開得飛快,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揚州城裏陳慧家。

君蘭和愛芬除了來過幾次陳慧家,已三年沒有回過上海,所以和老車同誌也比較熟悉。老車已經提前燒好了洗澡水,這夫妻倆先後洗好澡,換了衣服。兩人又到附近的小理發店理了頭發,梳妝打扮了一番。

君蘭、愛芬兩人在農村滾了三年,臉都變得黑黑的,嫩白的雙手也變得毛毛糙糙的,穿著打著補丁的舊衣服,一副土裏土氣的樣子。現在兩人換上了比較新一點的衣服,頭發都整理了一下,愛芬臉上又擦了些雪花膏,麵孔白了許多,已經有些城市人的味道了。

這時,天色已經晚了,大家就吃了晚飯,當天晚上,張榮同老車同住一個房間,愛芬和陳慧睡一張床,家興與君蘭兩人睡在一起。這一夜,這些人相互間談了很長時間,特別是家興、君蘭是說個沒完。

“君蘭老弟,這次你們這對寶貝夫妻怎麼弄到這樣的下場?”

“我的家興大哥,今天沒有外人,我就把這事的所有經過,向你和盤托出吧。故事要說可能就長了些,過去的不說它,就說這些年的事吧。我們幾個人包括王有德,在大學畢業前一年,是一同申請去朝鮮實習的。因為有關方麵發現他父親把爛棉花做的急救包賣給誌願軍,賺黑心錢,是奸商行為,這個姓王的就在中途提前被調回了國。回國後姓王的進一步檢舉了他父親的不法勾當;後來在公私合營高潮中,姓王的又教育、說服他父親帶頭參加公私合營,學校的組織為此對他給以肯定和表揚。他還曾經打過報告要求入黨,表現看來超過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