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蝶軟件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國財務軟件產業的卓越代表,是中國Windows版財務軟件和決策支持型財務軟件的開創者,是最早成功地研製出製造業管理係統(VMRP-II)的財務軟件公司。而這一切的迅速取得和風險投資的介入是密不可分的。
一、金蝶獲得IDG的青睞
金蝶公司的總裁徐少春1991年辭去公職創辦了深圳愛普電腦公司,1992年7月成功開發了愛普財務軟件。為了擴大經營規模,1993年8月,徐少春的深圳愛普電腦公司、香港招商局社會保險公司及美籍華人3方合資,成立了現在的深圳金蝶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以“突破傳統會計核算,跨進全新財務管理”為目標,進行產品創新。以現金和技術入股的總裁徐少春,當時並非最大的股東。正是這種經曆和體驗,使徐少春很早就擁有了“容納百川、借助資本運營”的企業發展思路。
金蝶公司創立之初,便迅速開發自己的新產品。其營業收入和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長。隨著規模的擴大,僅僅靠金蝶公司自身的積累已不能實現金蝶的戰略需要和可持續增長,金蝶公司必須實現依靠資本市場來完成高效率的積累。
1998年,對金蝶公司來說,極具曆史轉折意義。國際數據集團(IDG)廣州太平洋技術創業投資基金通過深圳市科技局對金蝶公司進行登門造訪。作為金蝶公司來說,IDG廣州太平洋技術創業投資基金的介入正是時候。經過短短3個月談判,雙方就達成了合作協議。1998年5月18日,廣東太平洋技術創業有限公司向金蝶公司投資2000萬元人民幣,以支持該公司的科研開發和國際性市場開拓工作。
風險投資資金進入風險企業後,對企業的戰略、決策等方麵會產生深刻的影響。金蝶公司在1998年底完成了財務軟件領域向企業管理軟件領域的戰略性拓展,並提出了跨入國際管理軟件十強之列的宏偉戰略目標,並倡導“激情管理”的管理模式,對金蝶公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金蝶融資成功的背後
風險投資企業和風險企業是互利共贏的關係。從個人天使資本到全球著名的風險投資機構,風險投資為金蝶公司的生存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引擎,並賦予其高屋建瓴、卓爾不群的企業素質。與此同時,風險投資機構也獲得了超常的巨額利潤。
初創的金蝶由於技術、市場、財務等方麵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無法在公開資本市場上找到資金。而缺乏資產可以抵押與擔保的金蝶更難指望從以安全經營為第一要務的銀行那裏獲得借貸資本支持。
資金問題成了金蝶發展的極大障礙,此時專事私人權益投資的風險資本恰當地扮演了“及時雨”的角色。由於風險投資是一種高能資本,它相對其他資本形態具有更強烈的獲取超常利潤的逐利動機和耐受風險,還有迎難而上的現實態度,因此在風險投資關係中,風險資本家與企業家實際上是在共同創業。
從風險資本家與企業家達成初步投資協議時開始,雙方就是一種合作關係,共同計劃融資方案,尋找尚缺資金,以求最終實現投資。此後雙方繼續緊密合作,共同的目標隻有一個,就是讓企業順利成長並促其最終成熟,使企業家圓其創業夢,風險資本家也得以撤出投資獲得高額回報。
在我國眾多的風險企業中,風險投資家自己找上門來,要求投資,而且給予創業者高評價的企業為數甚少。金蝶能夠成功的引入國際風險投資證明,處於初創期的高科技企業要想得到風險投資基金的青睞,自身必須具備優良的素質,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在金蝶融資的過程中,深圳金蝶所屬的財務及企業管理軟件行業,作為中國軟件產業結構中份額占比最大的產業,正處於發展的黃金期,市場潛力巨大,加之國家的政策傾斜,整個行業的發展前景都十分看好。而在這個欣欣向榮的行業中,深圳金蝶又處於市場領頭羊的地位。同時,深圳金蝶具備了對軟件新技術和市場環境的敏銳感以及超前意識,培養了優秀的戰略眼光和戰略設計能力,以及穩定、優秀和不斷充實的人才隊伍。這些優秀的品質不可能不打動著風險投資家,以至於IDG董事局主席麥戈文感歎:“沒有哪一家我投資的公司能讓我這麼驕傲!金蝶除了在市場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優秀的組織以外,還在產品和服務上擁有獨特的技術。它是中國發展步伐最快的財務軟件公司。”
三、金蝶融資的啟示
金蝶的成功給中國的民營科技企業帶來了這樣一條成功軌跡:
1.通過引入高能風險投資,打造產權結構與治理機製的全新平台。
2.借重並強化企業家的領袖才能,形成獨特的創業環境與文化氛圍。
3.專注於高屋建瓴、富於前瞻性的技術創新,盡可能多地創造股東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