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風險投資防騙技巧(1 / 1)

創業者得到風險資金,從而成就億萬財富的故事,從坊間傳說,到媒體宣傳,使得那些躊躇滿誌的創業者們熱血沸騰,夢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為創業征途中的一匹黑馬。現實往往與夢想是相差甚遠的。通常情況下,正規的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比例是非常小的,往往篩選過幾百個項目,才會投資其中一個,並且往往是在企業做到一定規模後才會投資。而天使基金在中國就更加稀少,且局限在一些小圈子裏。因此,對於創業者來說,首要的工作是集中精力把自身的產品和市場做好,而不是去漫無目的地四處尋找投資。切記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那些輕易就做出投資決定的公司,大多都是騙子公司。經過前幾節的介紹,我們對騙子投資公司的運作流程、設置的陷阱以及騙子的特征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下麵就綜合以上內容,將風險投資領域的防騙技巧總結如下:

一、通過工商登記查詢企業信息

在與投資公司接洽之前,首先要通過工商登記查詢係統,了解企業的股東資料、注冊資本、全部經營範圍等詳細信息。如果與你聯係的“投資公司”沒有取得工商注冊登記,那麼,很可能就是騙子公司。如果“投資公司”是某外國公司駐中國某城市的代表處,它也需要取得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的注冊登記。

二、利用互聯網核實企業信息

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信息平台,有真實的信息,也有虛假的信息。創業者在查詢投資公司信息時,要注意那些負麵信息,往往這些負麵信息都是受害人的真實反映。比如,在百度上輸入投資公司名稱加“騙子”等類似的關鍵詞,若檢索結果顯示“投資方”已經不幸名列網友自發編撰的“騙子投資公司名單”或“可疑投資公司名錄”中,那麼你就應當充分警覺了。

三、通過企業網站辨別真偽

網站是一個企業的外部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應著企業的實力和文化。目前,國內外大中型企業一般都有自己的網站。如果投資公司職員的名片上沒有列出公司網址,或是號稱外國公司,但僅有中文網站而無外文網站時,十有八九是騙子公司。

四、通過經營範圍辨別真偽

經營範圍是指國家允許企業法人生產和經營的商品類別、品種及服務項目,反應企業法人業務活動的內容和生產經營方向,是企業法人業務活動範圍的法律界限,體現企業法人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核心內容。核定的企業經營範圍是區分企業合法經營與非法經營的法律界限。通常,正規的投資公司其營業執照的經營範圍須列明“投資管理”或“項目投資”。而很多騙子投資公司的經營範圍僅僅是“投資谘詢”、“投資顧問”、“投資管理顧問”等。

五、不要被登記證迷惑

為了表明自身的真實性,許多號稱國際投資公司的騙子公司會給創業者出示《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證》。創業者絕大多數會被此迷惑。其實,隻要提交了必要的資料,有相應的場地、人員,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都會核發《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證》。取得了登記證並不意味著中國的行政機關認可了外國公司的實力。

六、不要被外國人迷惑

在許多人心裏,騙子都是本國人,國際友人都是循規蹈矩的。其實,騙子可沒有國別之分。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令國外噓唏讚歎,也讓許多騙子垂涎三尺。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外騙子蜂擁來到我們這個打擊經濟犯罪效率還有待加強的國度。希望創業者們在融資過程中,不要讓崇洋媚外的心理迷失判斷理智。

七、不要被辦公場所迷惑

企業的辦公場所通常能反應一個企業的實力。為了給創業者造成一個實力雄厚的錯覺,騙子投資公司往往會選擇裝修豪華的高檔寫字樓辦公。當然,也有許多實力較差的騙子公司會在公寓樓裏辦公。不管辦公場所是否豪華,創業者都要謹記一條:“眼見未必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