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那些捕風捉影的,就說這一次和馬超的大對決,這也是沮授十分反對的。沮授根本都不看好馬超,隻是一股新興力量而已,就和當初的袁紹一個模樣,就像是一個突然降臨在冀州的嬰兒,在這裏根本都走不了路,沒有任何的根基,要是能夠和馬超打持.久戰的話,這冀州最後還是袁紹的。但是袁紹根本都沒有聽沮授的建議,便直接沮授給關押了起來。
明明能夠力挽狂瀾,卻落得如此淒涼的境地。沮授痛定思痛,將這些失敗全部歸結於一點,便是謀士太多,各有城府,難以統一意見。要是這次袁紹回來了的話,他便想要跟袁紹提出裁剪謀士的建議,要是袁紹沒有回來,他也不願獨活,至少他人生的巔峰在袁紹給的,不管能不能夠助其成就一番霸業,至少這知遇之恩還是要報答的。
在馬超攻克了河間郡的時候,他就從來沒有想過投靠到馬超帳下,而且馬超帳下的謀士更多更強,自己的謀劃不一定能夠得到施展,肯定更沒有先袁紹那樣重視自己的主公了,所以沮授心灰意冷,隻求一死。
“公與兄,我知道你現在心中在想什麼,要是我馬超能夠按照你所想說的來做,您要不想想和我再幹出一番事業來?區區一個冀州,肯定不是公與兄的極限,現在我馬超嫩能夠得到冀州,完全是運氣使然,可見我這個人的運氣還是不錯的,擁有氣運的我,在加上擁有謀略的你,必定會有一個更加不錯的結果。肯定不至於在這樣的地方終結了自己的一生。”
沮授甚至都沒有睜開眼睛。他知道這馬超是在忽悠自己。他研究過馬超,知道這個人確實擁有不錯的氣運,而且膽略十足,確實是一個難得的主公,但是馬超的起事,幾乎都是賈詡、龐統、禰衡這些人的功勞,就像是一個已經被占領的山頭,難道說自己給他建議叫他裁剪謀士,他會照辦?不過是想要招攬自己的一個冠冕堂皇的說辭而已。
馬超卻不肯放棄,他本來對這種具有悲情.色彩的人物,就十分的同情。就像自己結拜的兩個兄弟,禰衡和龐統,都是在他們原來的人生軌跡上麵,很難施展抱負的人。雖然說現在自己手中的賈詡,在原來的軌跡上麵看起來確實不錯,當時也同樣的幾次更換主公,最後在和曹操的對弈中獲得了些許成績。當時這些人要死不將自己的精力浪費在那些事情上麵,而是專心致誌的輔佐一人,這天下何愁不平?
但是現在自己說了這麼多,完全沒有得到這沮授的任何反應。難道此人,已然心死?馬超不相信,也不願意相信,這麼個大才放在自己的麵前,自己卻不能夠招攬下來?
三商曈現,沮授的三商浮現了出來:“45、96、37!”
馬超心中暗自吃了一驚,這沮授沒想到竟然也是一個半聖之人!甚至和龐統不分伯仲!現在馬超帳下半聖級別的謀士也就賈詡、龐統,再加上一個張慧,甚至來了禰衡都隻是一個大儒級別的謀士,現在好不容易再次碰到了另外一個半聖級別的謀士,馬超心動不如行動!
隻是沒想到這沮授的情商竟然如此之低,甚至到了一個令人發指的地步,要說情商低的,肯定要算馬超的大哥禰衡,但是別人也有40左右的情商在,但是這沮授竟然比禰衡的情商都還要低!是說有這麼高的智商,自然混到了如此地步,可見情商低,確實是很致命的!
馬超突然想起,眼前這沮授的一個事情來,在記憶中的那段曆史裏麵,沮授在官渡大戰之後被曹操給抓住了,沮授拒絕投降曹操,但是曹操還是優待了此人,不過最後沮授竟然密謀逃走,這才被曹操殺掉的。沮授是固執中的固執,馬超這就有點犯難了。
他在準備招攬沮授的時候還是做了很多的準備的,甚至將沮授的兒子沮鵠給找來的,但是現在看來這一招對他來說肯定是沒有任何用處的,要是現在用了出了,指不定就會將眼前這人給徹底得罪了。看來這沮授完全不是在待價而沽,而是完全想要將自己的忠貞奉獻給袁紹啊!
“忠貞如公與兄,馬超歎服!公與兄,我給你一個機會,提出你最想要的要求,要是我能夠辦到,而且辦到了,你跟我打天下;要是我不能完成你的要求,你再去追隨袁紹,踏上黃泉路,而且不管你的要求我能不能夠辦到,你的家族,我馬超都給你保了,你看這樣可好?”